封控第七天

封控第一天,物业拉了一个群。群里前两天都是买菜打水,热闹得很,也就把物业管家、大白忙得焦头烂额。
过去七天,大家无论是心理,还是物质需求看来已经疲沓了,念及管家、大白们的辛苦付出,开始商量准备解封后的锦旗问题了。
相比那些辛苦付出的人们,我们算是幸福的了。
两年前,情况还没有现在这么糟。跟非典时期一样,医院里还不需要核酸报告才能入住,真不知道科技进步与普及应用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太太病房里有三张床,日常治疗都是抽液。靠门的是一个小伙子,他是胸部积液。后来聊起来才知道,他是个退伍战士,春节后的疫情防控,他负责在防控点的宾馆的安保工作。
忙了2个月,自以为身体好的小伙子突然昏迷,检查后才发现是胸部积液,是从千佛山医院转到胸科医院。
小伙子说的轻描淡写,临出院前很乐观的跟我说:疫情过去了,不能再干这工作了,身体不比以前了。
两年了,疫情并没有过去,像他一样更多的人们更为辛苦地忙碌着。
希望平凡的他们,都平安,一生平安。

封控第六天

封闭在家又逢五一假期,儿子不用上课,难得晚上连续看了几天电视剧《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开播之前的造势中,是拿同小说作者的《长安十二时辰》来参照的。
但看了两集后,感觉不对劲。马伯庸的小说虽然天马行空,个人风格难抑,但也不会让诸葛亮在斩马谡后,解释自己难过原因,居然不是广为人知的“先帝云: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接着,那二出祁山才被废的李严,早早蹦将出来搞内斗,就差把坏蛋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再往后,连“专案小组”这词都用上了。
昨晚利用给博阅电纸书充电的机会,在微信读书上试读了一下原著,看到开篇不是失街亭而是斩王双,第一感觉就是别指望电视剧忠于原著了。
等看完第一章,已经没有继续看电视剧的念头了,这都哪跟哪,这两者的关系,还不如电影《东邪西毒》跟小说《射雕英雄传》呢。
这不叫改编,简直就是胡编乱造。
按照马克吐温小说里所写,不知道《风起陇西》如果有妈,马伯庸还认识自己孩子吗?

封控第五天

封控第五天。
这辈子什么事情都要遇到一下。
昨晚上停在小区门口的大巴、120已经没兴趣关心了,因为家门被贴封条了。
昨天得知,某邻居因为做核酸,由次密接升级为密接,早上又听到某学校转移的传闻。
已经记不清当时怎么评论斯坦索姆后的阿尔萨斯,似乎是:越奋勇,距离胜利越近,距离失败也越近。
套用古语就是: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封控第四天

四月份过去了,冬去春过,再来几天大风,济南的夏天就来了。
网上看到一个短篇,说2022不是twenty two,是twenty too,把2020年又来了一遍。
一年的三分之一就这么过去了,跟两年前时点比,还不如那时候呢。
那时候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封闭,放开后人最多的地方是医院。
经历过两周的大悲大喜后,本以为最糟糕的日子已经熬过去,把老太太送到火车站时,还在憧憬一年后,一家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谁能想到,三个月,两年;家庭,国家。

封控第三天

封控第三天,因为小子睡到自然醒,所以伙食规格降低,用昨天包水饺剩下的面和韭菜,包了一顿素水饺。
水饺不是很成功,主要是面的问题。吃完后总结,原来是包水饺前揉面的时候,得到了大外甥喜得贵子的喜讯。光顾着高兴,也就把揉面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
这也就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了。
当时被媳妇追着问孩子跟大外甥像不像。这点我还是有发言权的,说实话,除了鼻子大——按照当年外甥他姥爷的话:一看孩子脸,光看着鼻子了,比大外甥小时候好看多了。
一代总比一代强,也希望日子也早点好起来。

封控第二天

封控前一天储备了一批物资,心里踏实了很多。虽然物业管家拉了一个群,可以购物并提供送上楼的服务,但总觉得还是别让人家太辛苦。于是决定,每天的伙食标准,根据儿子课程强度而定。
今天上午是高数,儿子向来是不到吃饭点就饿的怀疑人生。所以包了一顿水饺,小子顿时满血复活。
原先一个同事看到发的图,以为我们这边购物有困难,专门给我发了购物指南。
心存感激之余,发现上一条记录,也是这位同事,给我发的购买理发工具的消息。再看时间,是2020年,那时候被困在杆石桥,为儿子头发发愁呢。
还好,那时候小区被封了,京东送货开始都无法送货。
现在已经算是进步了。

封控第一天

昨天早上就有封控的传闻,本想出去采购,后来转念一想,去了没准是自投罗网,也就作罢。
下午终于成真,幸亏媳妇有远见,上班路上,在路边一卖菜夫妇那里买了一堆菜,可以平稳熬过封禁初的混乱期。
其实封禁之前,由于禁止堂食,加上小子的课程紧,基本跟管控差不多。心里与其说焦虑,不如说纠结:想出去,却不知道干什么;想干事,但又怕现阶段做不成,无用功。
这下子,反而心境平和了不少。

一成不变的计算机语言教课

昨天晚上给做编程作业的儿子支招,为了一个数组新增排序的代码,一直到1点半才完成。
儿子完成作业后直接倒头就睡了,我这边估计轻微用脑过度加过了点,难得失眠了。
也不知道几点睡着的,白天一天也不精神。
我自嘲自己学计算机,为了用而学,纯属野路子出身,没法跟正规军比。
但听了这些日子的课,虽然课程由basic变成了C++,但感觉现在计算机老师讲课,跟30年前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先照本宣科讲理论,似乎会了理论,以理论为指导,后面应用就迎刃而解。
就不能反过来,结合应用讲理论吗?
这似乎就是计算机书籍,国外与国内的差距。

再梦考试,因为焦虑

最近一周,上网课的小子包括玩游戏的一晚,都要熬到零点以后,具体几点不知道,因为已经熬不过他了。
去年准备高考也不过如此啊。
估计看着他上网课焦虑,最近连续开始做梦,做上课、考试的梦。
前几天梦到,在跟儿子他那学霸姥娘一起上高数课,我听不懂本来就紧张,老太太还在一旁加以嘲讽,害得上课的老师都忍不住警告她老人家。
疫情期间上课也不容易,还要出示证明。
然后今早又梦到我考试去了。本来还很开心,因为考的是语文,结果得意忘形,等发现作文还没写的时候,考试时间就剩下半小时了。
本来想放弃,但看看分数是49分,又舍不得。心急火燎之际,居然还明白:这是做梦,快点醒就好了!
早早醒来,沉下心把几件无技术含量基础工作做完,感觉好多了。

有米有油,等着吧

昨天下午看新闻,感觉济南形势有些紧张,吃过饭见家里大米、油都已经快见底了,恰好还有张华联的购物卡,就打算到小区门口的超市问一下,能否使用购物。
一出单元门,就看到一队人马沿着塑胶道走来,有抱鸡蛋的,有拎菜的,各个年龄段都有。
到了门口超市,里面已经在排队,好在大米、花生油还有,但肉就剩下几块鸡肉、鸡爪子了。
回家后不久就看到官方新闻辟谣,后来是核酸三天三测的通知。
今天真有些认命了,想想也许真是命运安排,小子要不是去年军检,因为肘曲度被刷下来,现在正困在上海那边呢。
就这样,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