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子早出晚归,跟同学一起前去环球影城玩了一天。
这环球影城本是他一入学就想去的,赶上疫情,如果不是同学约起,他都忘了这个事了。
今天聊起,小子说一天时间里排队花了不少时间,唯一不用排队的是过山车。不过等下了车,一个同学脸色煞白,一个外套都忘了拿。
而他自我评价是:终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不错,我们爷俩知道这事年纪差不多。
我那年是被大外甥殷切地“请”到金牛公园,然后轻描淡写的被他们娘俩“让”上海盗船。上了海盗船,我还挺奇怪,这小子怎么上来就趴在前面的栏杆上了。
等海盗船运行起来,我想趴已经来不及了。
我的妈,他的姥娘。
当时不是怕飞出去,是感觉自己已经飞出去了。
虽然从小没少训外甥,但一半训话都在下船后的路上了。
快乐的大清理
昨天睡前冲澡,发现胳膊肘被蹭掉一块皮。早上起来才感觉到腿酸胳膊疼。
看来昨天劳动量还是不小的。
本来被报表弄得焦头烂额,听到集团办公室大清理的通知,紧接着还有带疑惑口气的“没通知你们”的加句。
还好,只是清理院子里的堆积物。
其实我挺喜欢干这种体力活的。一是可以活动一下筋骨,再者也能测试一下自己体力和协调合作能力。尤其是跟年轻人一起干,更能检验自己身体机能的衰退程度,算是给自己一点带有水分的满足感。
当然,看到跟自己一样老尔八叉的,在那里摸鱼划水,心情也是愉悦了不少。
该死的windows权限
最近又开始邪门,说什么来什么。刚说完把virtualbox打入冷宫,昨天就遇到麻烦了。
因为决算报表全局审核bug,昨天晚上在家里想就把问题解决,结果从官网下载的同一个程序,单位运行的好好的,家里机器安装正常,就是没法任务初始化,换了一台机器同样如此。
折腾一晚上,早上早早赶到单位,系统正常,继续折腾报表。完成任务后,开始找问题,发现不出所料,是家里机器安装的时候,未能将初始数据生成在默认的C盘路径下。
于是跟外甥一起,痛骂Windows那该千刀权限设置。
这个权限问题由来已久,早些年在原单位,只要是Java系统的程序,必然要因为权限导致各类莫名其妙的问题。
后来在系统Mac上安装运行Win10,同样如此,Java的程序无法在生成默认输出到C盘的文件。
可恶的是,现在它能用了,标准的win10系统又不行了。
想来这个决算报表系统,最早是XP下开发的。
如此一来,virtualbox还得继续用啊。
开买渤海小吏的历史系列
昨天从当当买了一本渤海小吏的《秦并天下》。
这是渤海小吏中国史丛书的第一本。前个假期期间,在抖音上看了他的几个视频,高欢、宇文泰粉墨登场,印象不错。
上周当当搞活动,又是先降低折扣买一百减五十,算到底其实单本价格差不多的。但上次买《楼船铁马刘寄奴》颇为失望,所以没有敢一次买一堆,等“促销”活动结束了,才买了一本,算是试看。
慢慢翻看了两章,书的内容还是不错,并没有像视频中那样,以英雄史诗为主基调。
唯一不太满意的是,作为历史书,地图做的实在太简陋,简直如小学老师板书的水平。不过以现在出版的总体水平,也不能苛求太多了。
抖音学习docker有所得
昨天在抖音看到一段docker的技术视频,从实战应用讲起,浅简易懂,跟我理清的思路相同。
评论区有得到播主赞同的评论,说视频好,但不适合初学者。估计这也是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受害者。
视频中还对比讲解docker与virtualbox等虚拟机的区别。结合视频开端先讲的是我之前略过的Makefile,也算是有新的收获。
我感觉virtualbox的初始安装相当于docker的镜像,Makefile相当于虚拟机快照。
原先忽视docker,主要原因是virtualbox用习惯了,现在看来,只要不涉及到操作系统,virtualbox基本可以束之高阁了。
崔康熙,场下虞啸卿
泰山领先海港结束上半场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在微博评论区回复:有种感觉,球员在场上拼,教练并没有调整支援的念头,被出卖了……
当时有跟评,表示不明所以。
比赛结束,不知道他明白了没有。
上半场场上球员都已经尽力了,但是他们如同南天门上的炮灰团,没有后援,没有补充。
当时球队领先,而海港队落后情况下,后防线空隙很大,如果泰山调整中场,本可以尽可能掌控主动,同时减少后防线的压力。
但是,崔康熙不想改变。他就是南天门下的虞啸卿。
甚至,还不如虞师座,他不止出卖了场上球员,还做了逃兵。
自给自足,精简最好
昨天将原先的wordpress容器化迁移后,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使用的官方wordpress镜像太大了,足足有700多兆,作为一个个人博客,实在是太庞大了。
于是今天早上试着以alpine镜像为基础,构建自己的wordpress镜像。设置好nginx与php-fpm后,把能装的php库都装上,重新生成的镜像,也只有90多兆而已。
然后在不改变原先磁盘挂载的情况下,运行容器,博客无缝衔接运行。可能是心理作用吧,感觉速度快了不少。
自己自足,还是精简最好。
完成系统容器化迁移
集中两天时间,把原先的几个云服务的应用容器化转移。解决了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以后就可以完全容器化管理了。
我学习新的知识,习惯性都是先买书,因为总觉得书籍靠谱。但这次真是被书籍误导了。买书后对照学习的时候,感觉就是云里雾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后来撇开书按照需求操作,发现不过就是pull,run,exec,commit这么简单而已。
而docker本来就是这么简单,就是为了让用户,至少是应用用户简易操作。国内书籍甚少,估计也正因为如此简单,大牛们才不屑或者不好意思出书,在网上潦草几句就够了。也就国外作者厚脸皮,为了凑页数,书中同一命令不同系统操作,是重复又重复。
现在实现了可复制应用与数据分离,以后工作就简单多了。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wordpress官方镜像要700多兆,而我自己建的Apline环境只要70兆,回头测试一下自己建的是否合用。
新锐公司,传统方式
今天日常清理电子邮件,发现垃圾箱里面有一封ollama的订阅邮件,估计是公司成立时间短,被邮件服务器当成国外垃圾邮件了。
真是新锐公司,传统方式。
把邮件拉进白名单后,查看邮件,是ollama的blog中一篇最新内容,推介其新推出的嵌入式大模型。
真是及时雨,正打算把服务器整理完后,开始学习探索在原大模型基础上的“外挂”嵌入,结果ollama直接推出了相应模型。
这下又省了大量的精力,可以集中到内容上来了。
中断一年,重新回归
昨天晚上终于把服务器改造完成。其中难题在于NGINX反向代理的ssl协议,而Chrome又没有起好作用,导致浪费了大量时间。
网站正常显示后,看到首页列表上关于Copilot的文章,不由感慨一年真快啊。
也是去年这个时候,就想把自己的网站进行大搬家,由云服务器改造到家里的服务器上,这样更便于文件传输。但杂七杂八的事情忙下来,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这一年虽有收获,但却也错过了太多的新技术跟进学习,希望能有更多精力放在技术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