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车,已不是回家路

今天初中同学毕业三十年聚会,早上起来先奉命去乐乐奶奶那里检查了一下暖气,然后坐车去长途汽车东站坐车。
大学期间坐车回家是最期待的事情,只要是放假,或者连周末不上课超过三天,我都会简单收拾一下东西往家跑,这也是令同学们羡慕的一件事。
那时候坐车一般都是到经十路上拦车,要么是先坐34路到体育中心,要么做33路到现在的泉城公园,原先的植物园。
后来工作后,反而回去少多了,一段时间回去的勤,也是跑到燕山立交东头拦车。那时候车也多,基本30分钟不到就一辆。
每次返回济南的时候,也是30分钟一辆车的发车,非常方便,车票也便宜。上学第二年暑假结束第一次带大外甥回济南,他原先是不买票的,但人满了他就坐在我们的腿上。那次看他很紧张地看着上车的人,就为他买了一张半票,他满足地往后一靠,满脸都是满足感。
后来据乐乐大姑姑回忆,接到我带外甥回家的电话后,有种奇怪的感觉,感觉就是一个大孩子带着一个小孩子回来了。
今天为了保险起见,没有拦车,专门跑到东站坐车,谁知等了近一个小时才等到车,坐上车出站时,俨然是我的专车。

再次上车,已不是回家路。

共同坚持

济南今年的季节变化真是不正常。以往刮几天风就到夏天的春天,今年特别长,接踵而至夏天倒是坐实了济南火炉的名号,立秋之后的天渐渐凉透,进入供暖季了却还不见冬天的影子。
昨天本来预报下雨降温,为此还专门穿着厚衣服骑自行车去取发票,结果暖阳和风,回到单位浑身是汗。
到了下班前,雨终于下下来了。
做好饭,步行给儿子送过去。学校门前的自行车随着天气转冷已越来越稀疏,稀疏的还有等候的家长。身后两个家长在闲聊,一个说:天冷了,孩子不上晚自习了,晚自习也就是对那些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有用。另一个频频点头赞同。
这是说给别人的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真是别人家的孩子,对当年的我还有现在的儿子,学校学习效率总要高过温暖舒适的家。
学校铃声响过不久,眼神中难掩期待与喜悦的儿子准时出现在校门口,接过餐包时还不忘提醒我把套头衫的衫帽戴上。
雨不大,我笑笑转身离开。儿子紧跑几步追上来,用一只手把帽子给我套上。
不善表达的儿子,在用他自以为很少的,能为我做的事来表达他的爱意。
其实现在,儿子为我做的,远比我为他做的多的多。
我现在就像这衫帽,雨小了不值当戴,雨大了,戴了用处也不大。
大家都努力坚持一下吧。

正版无门

前几天把私有云owncloud安装配置好了之后,在手机安装客户端的时候费了点周折。
我平时安装APP基本都是通过小米应用商店,觉得正规一些而已。但这次搜索软件的的时候,提示没有相关软件,并将结果“无私”地转到豌豆荚的搜索上,同时提示有风险。
虽然豌豆荚上有owncloud的客户端,但总感觉不踏实,于是转到owncloud的官网,发现上面移动客户端也有下载链接,不是安装包,而是分别指向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
看来小米没有提供下载,非不能,实不为也。
俺是穷人,用不起苹果产品,但用得起安卓手机,却也用不了play store。
苹果产品现在仍然存在越狱爱好者,但至少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苹果商店,而想用谷歌的play store却要如做贼一般。
谷歌重返中国喊的日头也不少了,即便只是安卓应用,也只听风声不见雨丝。估计谷歌自己看着国内各大守规矩的、不守规矩的各大山寨商店们生意兴隆,也是恨的要咬掉后槽牙,但无奈前面国内审查制度问题还未解决,近期又因被欧盟重罚而落下垄断的把柄,让这让谷歌有些裹足不前。
前面苹果后面亚马逊,都在稳步前行。而谷歌踟蹰不前看似清高,其实是扭扭捏捏小家子气。

购书有悔

周一晚上问儿子期中考试政治考的怎么样,至少应该比上次月考好点吧。儿子答道:嗯,答的很爽。
我一听,心里一个激灵,忙追问:你不会是学王某人吧?他也不否认:嗯,受了点影响。
我心里那个悔啊。
昨晚儿子躺下后,跟我说:要不再买几本他的书吧。
回想儿子上周那激烈言辞,怎么脑中满是改革初期那些对西方影片一面大骂“糟粕,下流”,一面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正统人士的嘴脸。
秦时焚书汉独儒,柏林烟火映魔舞。
还想看此类书,就断了这个念头吧。

活动购书初盘点

本次图书大采购,大部头由刘慈欣的《三体》开始,以阿瑟克拉克的经典套装结束。后来网上看新闻,刘慈欣获得克拉克大奖。
看来以后哪个作家想获奖,得先给我们送礼。
由于没有赶在双11那天下单,除了预售的《漫长的告别》,今天都已陆续到货。这些书基本都是给儿子买的,书架已经需要整理才能摆放开,够他读一阵子的了。
这次只给自己买了两本,主要是前期计算机同类的书已经买了不少了。
计算机书本身不便宜,重复购买也很心疼,但又没有办法。由于水平有限,买来的书翻看半天,发现里面能看懂的甚少,为了看懂,只好再去买同类相关的书籍,买来之后,发现有更多的疑惑需要购买新书来解惑,于是,书架上书名相近的书越来越多。
人家是书越读越高深,我是书越买越显浅。
最后买到的那本书开始没有参与赠券半价活动,最后是通过书籍半价购买的。书不错,理论实践结合,实例循序渐进,算是数据相关书籍里面朴实之作了。
粗粗翻看完后,习惯性看了一下书的出版信息。一年内印刷了五次,印量不过六千,而最后一次的印量也只有五百。
书籍难卖啊,也难怪前几天某老牌社科出版社在网上泪奔煽情营销。

新一年双11购物节检讨总结

又一年的双11购物节结束了,这也是我购物或者说购书,最多的一年了。
本来我对这个商家硬生生构创出来的节日是嗤之以鼻的,而且我买东西虽然图便宜,但很少因为活动而购物,一般都是先盯上某件商品,降价到了我的心里价位就下单。
今年购书多,主要还是商家促销力度大。那种感觉就像被扳着肩膀晃着喊:“降价了!降价了!错过了再没有这么便宜了”一般。
其实感觉还是当当的第一波优惠力度最大,在折扣不变的情况下,再打半价,此外还有购券抵扣,真是多年未见的优惠力度。活动结束后,确实有种恨少的遗憾。
所以第二波随后就到,直接半价。虽然优惠力度小了,但遗憾心理加上贪便宜心理,也就下单把遗漏的书买到手了。
买到手之后,一比较,更后悔第一波买少了。随即第三波到来,虽然书的范围缩小了,但在前两次购物的基础上选择性赠券,这时已经有些麻木的神经,也就习惯性购物了。
不知独孤求败们是不是就是这样炼成的。

勿左

周五放学回来,儿子说学校里面组织给边远地区的孩子捐书,他差点把王小波的那本书给捐了。后来一想不能祸害孩子们,所以才没有捐。
看完书后,儿子对《沉默的大多数》的评价,和本不读书的朱重八,坐上皇位看了孟子的书一样。再问他文字写的怎么样,他回答的倒也直接:好,真是好。
仅看评价,我也分不清儿子思想偏左还是偏右。
其实在中国,应该只有左,没有右的。
如鲁迅在《辩论的魂灵》所写: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当左拍案而起之时,一切其对立面都是右的。
但在中国,左派或者左倾,如金庸笔下的七伤拳一样,既伤人也伤己。
只是不知儿子看似言辞激烈的评语中,有几多戏谑,有几多赞赏,还有几分仰慕。
还是只学学文字吧。

尴尬的owncloud完美收尾

感情的好恶真的很误事,而无知的主观好恶误事更是要命。
昨晚整理完资料后,还是不死心,准备利用周末两天时间,把owncloud收尾。
但早晨起来后,心里还是有些打怵,先把儿子安排的魔兽世界日常任务完成了,静静心,调整一下状态才开机干活。
先卸载掉nginx,安装已经近10年没有用过的apache,运足气,准备开始折腾。
但,顺利的让人难以相信,甚至有爆粗口的冲动。
没有做任何配置,owncloud完整的页面便呈现在眼前。
再使用Windows客户端连接,除了修改一下服务器中owncloud的目录,没有再做什么其他改动,数据同步已经开始。关键是速度也不慢。
当初弃用apache,是因为配置太麻烦,尤其是到了2.2版本,需要在几个配置文件中寻找、修改。而nginx要简单的多,尤其是转向ubuntu系统之后,二者几乎属于集成一般,基本上默认配置足矣。
今天看,无知害人啊。
继续学习吧,也算是对得起自己了。

初步安装owncloud

上周末在伟东住了一晚,结果照例头疼了好几天,不知是楼层高的原因,还只是心理作用。
昨天感觉好点了,便又开始安装测试私有云系统OwnCloud,也算是为家里手机提供备份服务,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资料归档整理做准备。
本来以为只是安装系统,网上相关资料也多,结果还是折腾到深夜。

安装过程还算顺利,开始有些急于求成,php选择了最新的7.3版本,到了安装那步,系统却提示不支持,只好又安装7.2版本,好在二者可以共存。

后面安装php-zip又出现问题,后来修改了源,问题才解决。

但最后还是在文件新建上卡住了。用户可以登陆,也可以新建用户,但没有文件的新增按钮。而APP可以通过用户认证,但提示405错误。

躺下之后,脑子还很兴奋,又把流程过了一遍,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现在心态真是好多了,反正已经死心了,能学多少算多少了。
下班回来,把想到的解决方法实验了一下,依然无效。看来还是和nginx有关,因为owncloud官方也不是赞同使用他的,暂且搁置一下,下次再试一下apache。
但也不是说没有收获,顺带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U-file,至少解决手机备份功能了。
都说人过四十不学艺,早过了那个年龄,时间和精力都已不允许再耗进去了。

难成器的飞信

昨天给儿子送完饭往回走的路上,突然接到一条移动短信,刚打开,另一条短信随即而至,黑灯瞎火的只看到说欢迎我开通某某。
开始以为遇到诈骗短信,回到家仔细看一下,才知是移动推出的和飞信业务。
飞信是N多年前的事情了,儿子刚上初中开学时,他那海归的班主任还让家长们加入飞信,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前段时间子弹短信曾经火爆一时,我也赶潮流安装了,打开第一感觉,这不就是飞信吗?而且好歹飞信在移动网内还是免费的,而子弹短信连这个福利都没有。
短暂喧嚣后,子弹短信也就归于沉寂了,我删除它的时候,看到联系人里面只有两个安装了其客户端。
今天上班,问起同事有几个收到和飞信的短信通知了,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现在谁还用短信!
的确,原先大家用短信,是因为话费贵,起步就1毛以上,所以短信相对便宜。但现在有了鹅厂双雄不说,话费基本都已经套餐化,再用短信,每个月初看到套餐外的的那点零头,心里总是不舒服。
其实移动老早就吵吵着把富媒体信息继承到短信中,但现在开始推广,不知是不是受到子弹短信的启发。
但就像移动当年抨击微信却也无法逆时代而为一样,现在的小碎步跟风并不能提升自己在互联网时代的地位。
虽然和飞信号称不需要安装APP,但前提是需要华米等系统的支持,还是需要仰人鼻息。而为了不损失自己那本微不足道的收入,和飞信依然只是在移动网内免费。
子弹短信困于资金,飞信迷于利益。二者皆不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