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的早,离开饭时间还宽裕,就牵着柯基出门简单活动一下。
出门有段直道,有将近50米吧,柯基出门后总想跑一跑,今天就陪着它跑,跑到尽头,算是跑个平手。
看看它那小短腿,要是跑不过它以后还真镇不住它。于是转到湖边一条直道上,又跟它赛了一次。这次注意了一下动作要领,高抬腿迈大步,终于牵绳子跑过它了。很得意地牵着它回家了。
以往吃完饭出门,柯基只是叫两声表示不带它走的不满,今天却在我身后叫个不止,看来很不服气啊。
坐了一个小时的车,下车时才感觉到大腿内后侧酸痛的厉害。好在心率正常,也是一种锻炼的好方法。
剧情开放游戏不过如此
昨天晚上回家,外甥早等着要给我演示他新买PS4的新游戏。游戏是《底特律》,前段时间就从网上看到过介绍,号称电影扮演互动游戏大作,玩家控制角色的每个选择,都会影响游戏的进展和结局。
其实互动多结局也没有什么新鲜的,20多年前西木头的《凯兰迪亚传奇3:玛尔寇的复仇》,就开始尝试,而金山的《剑侠情缘》更是以此为卖点,再后来的与电影《银翼杀手》同名游戏也是试图打造电影游戏。
但即便是网络游戏都难逃剧情杀,单机游戏无非是多节点多结局而已,游戏还是把控在开发商手里。
一切都是噱头而已。
可能这款游戏还没有在国内正式发行,中文名字起的很是古怪滑稽,叫《底特律:变人》,即便是根据英文《Detroit: Become Human》,至少应该叫《底特律:为人》也好点吧。
自家机器难伺候
昨天一位前同事在微信问起维护申请操作的事,最后嘀咕道,我一走机器毛病就出来了。
这锅我可不背。我不挨踢很多年了,这批机器已经和我没什么感情。要是当年那批从拆箱到报废的机器,有个黑屏断网的,倒是我一照面,顿时能好一半。
也不是我水平多高,只是咱气势足,一手掂着螺丝刀,一面心中念咒:不行就拆了你,大不了就报废下岗。
但这招也就对单位公家机器管用,到了自己家机器就不灵了。
昨天新机器组装运转,外甥那台老Dell笔记本退居二线,反而开始给我示威了。
早上网络奇慢,一度怀疑又回到猫时代。好容易把新机器的必备驱动软件装好,测试环境搭建完毕。本来作为后台服务器的Dell笔记本开始罢工了。
期初是电源线没有接好电池耗光,接着无线网络怎么也连接不上,即便连上,一会又断。看他耍大爷脾气,只好新拆一个插牌,给它专门腾一个地方有线连接路由器。
诸多不顺的情况下,好在吃饭前平台搭建完毕,虽然粗糙,但可以录入数据了。吃完饭又干了一会,算是进入实战阶段了。
而换了单间的老Dell,稳定的再没出毛病。惹不起啊。
节俭装机
最近电脑一直用的是笔记本,学习、查询资料还凑合,但真要干起活来,总感觉有些别扭,昨天在多次输入数字密码后,终于忍无可忍,决定:装机。
今天一早起来就开始列清单,本着“够用”的原则,清单一改再改,2K显示器换成高清的,锐龙2200G套装换成速龙200ge套装,下单时候终于把价格控制在心理价位之内。
下单之后一面忙整理虚拟机,一面期盼着快递。真看出京城大了,直到快6点了,才听到快递推车响。
今日事,今日毕。把大小包装拆开后,在长桌上一字排开装机。装机时发现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啊。当年精良的优派显示器,底座简直就像是五金店出来的;大水牛的机箱块头不小还带电源,但一看机箱上面的USB3的接口还是焊死的,不知是多少年前的存货了;联想的无线键盘,估计放在水上能漂起来。
好在装机地方大,三下五除二就把机器装起来了,连装系统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开机还算不错。反正不玩游戏,办公足够了。
等咱有钱了,樱桃键盘来三个,左青轴,右红轴,茶轴摆中间……
因文知书
前天购买的《南北战争三百年》这本书,是通过新浪博客里面的节选文章了解的。
那篇博文是节选的三国归晋和隋灭陈的统一之战,属于4到6世纪中国南北战争最为重要的战役。文章中引用史书中的相关详实记载,再以军事的角度进行解读。
虽然只是节选,但足以管窥全书,所以一直存在购物车里,等到价格合适也就立马下单了。
很多书籍都是通过网文节选的方式进行自我推销。但也有不少是哗众取宠,博眼球赚吆喝,甚至挂羊头卖狗肉。
还有一些作者,如前几天评论的写神人刘邦的那位,看似也是也是广征博引,但其实是心怀私心,借古人文字来质疑甚至否定古人,看似特立独行,其实是数典忘祖。
这样的书,就是我认为的本不应问世的书,我是绝不会买的。
遥控购书
当当昨天又开始搞促销活动,买100减50。假期期间也忘了问儿子看书看的怎么样了,但难得上次读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没有厌倦,似乎还有了兴趣。于是趁热打铁又给他买了一套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同时凑单购买的还有一本我一直想买的《南北战争三百年》。等结账的时候发现,这本5前几天降价降到36块左右的书,现在价格变成55块9了,如果不是凑单购买,真算不上优惠了。
好在有的是书要买。把邮寄地址修改后付款,今天媳妇发图片已经收到了。希望儿子能看下去,而我的那本,回去再说吧。
冒雨出行
昨晚接到老太太的电话,彼此心情都平复了很多,我也可以安心出行了。
早晨出门,下了一夜的雨没有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门前胡同口水塘堵路,真是人不留人天留人。
绕道而行,湿鞋难免,上了公交车,路上比以往拥堵的多,到了西站已经离开车时间不多,多亏同事们此前教导,省却了取票时间,直接过安检,背着电脑包,拎着袋子奔跑,好在没有误点。
上车之后直到过了德州,喝杯热水,心跳才慢慢缓过劲来。看来不光要学习,身体也要加强锻炼了。
还是挺好的
最近电视剧最火的就是《都挺好》了。很久没有看电视剧了,再者看剧名,基本能够猜出电视剧的中心话题,也就没有兴趣观看。
前几天看新浪博客,里面有一篇评论电视剧改编与原著小说的一些细节。虽没有看过电视剧,单看比较,显然小说更贴近现实一些,而电视剧改编则把矛盾激化。
无所谓孰高孰低,电视剧本就是为了抓人眼球,提高收视率,为演员提供飚演技的。
其实每个家庭里面不光让外面看都挺好的,其实更多是家里人自己感觉都挺好的。
鲁深足球往事
不知现在的深圳队,与原先的深圳平安,深圳健力宝有多少传承,但鲁能和深圳联赛渊源还是颇深的。
媒体报道最近的那次是以足协杯为讨薪舞台,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08年倒数第三轮,鲁能客场被深圳逆转险些丧失夺冠先机。最后深圳队进球的是99年双冠功臣宋黎辉,旁边目送他入球的,是上场比赛唯一还在场上的周海滨。
而看到比赛中鲁能U23球员的表现,我又想到了徐锋。徐锋因伤病在鲁能如流星闪过,殊为可惜。而他第一次进入球迷视野,是客场对深圳比赛中,被教练安排上场时紧张地哆嗦。
现在年轻球员倒不哆嗦了,但场上表现毫无锐气可言,不知平日锻炼都炼了什么。
保守战术下的鸡肋大牌
昨天看中超直播鲁能客场对深圳,当看到出场外援是费莱尼而不是格德斯时,第一感觉就是李霄鹏是想保险。
比赛踢得很糟糕,特别是上半场,几乎就是扎堆乱踢一气。下半场本以为要换下已经没有自信的李海龙时,没想到换上的竟然是蒿俊闵。
本来换上蒿俊闵加强组织没错,但在场上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蒿俊闵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与其这样还不如换下李海龙,加强短板更合算。结果李海龙还是要换下,这时留下的唯一名额只能是U23球员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卫刘军帅因伤下场,这时候基本大局已定,不丢球就不错了。
此前有传言鲁能引进费莱尼,是为了吉尔合同期走人做准备。这个很不靠谱,本场李霄鹏宁可让刘洋打中卫,也没有让费莱尼顶班就看出来了。
且不说费莱尼这样的准世界级球员,会不会屈尊改变位置,而后腰改打中卫的效果并不好,不是光看大个子的。鲁能之前的乌索场上无所不能,但饱受诟病的就是在中卫防守位置的频频犯错。他本不是打中卫出身,用不好他,并不是乌索的错。
现在看,费莱尼还赶不上乌索,还有更早之前的西蒙,算是砸在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