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用武之地

毕业后就开始折腾电脑,费钱费时,时不时也自我安慰:没准将来有用,自己用不着,儿子也可能用的到。
自我安慰了很多年,除了玩游戏,儿子好像也没用的上多少。
昨天终于等到了表现的机会。
儿子实习回来,需要使用sac处理数据。害得我吃饭时就开始跃跃欲试,吃完饭急匆匆赶回家,我立马是装系统,调远程登录,设置数据传输。

最后看着趴在屏幕前,盯着那地震数据曲线的儿子,总算有了一点成就感。

揪心的体操比赛

看奥运会,最不愿意看的是除了跳马之外体操项目。
因为太残酷了。
一个失误,不仅比赛成绩一落千丈,更是多年的泪水汗水付诸东流。
88年左右,一个德国记者采访中国体操体校,第一天看到孩子们观看直播升国旗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还有些奇怪。等随后看了这些孩子的日常训练,才理解了孩子吗的行为。
不知后来《霸王别姬》开篇,是不是受到此篇报道的启发。
吃多少苦,也不一定成角啊。

又见佩尔森

最左面那老头,认识,也熟悉。
他的出现,给了老瓦和阿佩伊伦以最后的支持,中国乒乓球队也进入了漫长的黑夜。
同样也是他,在天津世乒赛决赛中,老瓦廉颇未老,他却寸功未立,成就了中国队的绝地反击。
从中国队那届比赛决赛保守的排阵看,如果决赛失利,一切都难预料。
同样,如果巴黎奥运会决赛,樊振东没有压制住莫雷加德,瑞典新星必成大患。

二次核校完毕

7月份耽搁了些日子,8月事情似乎也不少,所以这几天加快进度,把古籍点校的大部头24卷本的槐荫堂二次核校完成了。
前几天回家,从书架上随手拿下一本浙江版的围棋文献集成,掂量一下分量,比划一下厚度。想想自己这次的工作量,应该赶得上这一本书了,一个人能完成,也是不易。

黑小子

儿子实习那天我回济南,本以为能7月就见面,没想到他回来我又回济南,最后真如他走时所说:再见面就是8月了。
进门第一面,感觉小子是又黑又壮,晚上吃瓜下手时才发现,这黑的可不是一点两点。
详谈起实习的经历,那玉米地的经历应该够他记忆一辈子的了。
不过相比去年背着两把锤子冒充雷神,今年儿子升级背设备了,只是那高级设备在身上,就像背着、护着一大堆现金。
苦应该不会白吃的。

酷夏的两天三地

两天跑了三个地方,对今年的酷夏真是感到厌烦了。
当初离开淄博,来到四大火炉之一的济南,感觉这里的夏天,比淄博更让我能够接受,尤其是下午,淄博是湿漉漉热到汗不敢出的地步。
虽然在京城待的时间不长,但少雨的夏天是一年比一年让人难以忍受,去年是酷热,今年是闷热,真不敢想象明年是什么情况。
还是济南好啊。

愿天堂的酒桌上多少随意

其实文科生的日子也不好过的。30年前上张老师的财务管理,压力倍大,假期回家进门,老爸见我就问:是不是病了。
回头刚放下背包,串门的老舅问的更具体:是不是拉肚子了?
那时才意识到那科学习的压力有多大。
其实在考试前,出差到济南的姨夫看到我,愣了一下,没有说话,立马拿出30块钱塞给我。
那是个一年学费二百块钱的时代。
愿他们在天堂里都好。

没有任何借口只是借口

N多年前,有两本小书火遍中国,一本是《没有任何借口》,一本是《把信送给加西亚》,几乎成为职场必读书目。
不过,再看马斯克的访谈视频中,他谈及为什么会在孩子手术的文件上签字时,他一会说自己看不懂那些专业条文,一会又解释说那是在疫情期间,乱七八糟之类。
说这些话时,马斯克语气支支吾吾,估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找的借口。
想必世界首富并没有看过那两本书。

天下父母心,莫论中外东西

今天网上对奥运会开幕式的吐槽,已经转化为上纲上线的抨击。这类视频已经懒得看,看了等于恶心自己。
不过看了一段关联视频,是马斯克与一个美国心理专家的对话。
视频里的马斯克无奈而疲倦,与以往那个霸道强势的硅谷钢铁侠完全像换了一个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莫论中外东西。

美食回忆:四喜居的小什锦

最近视频里面媳妇提到,她在学校食堂里看到有减肥餐,美其名曰健康餐,里面有主要是鸡丝,然后各种蔬菜。
据说还挺受欢迎,因为去晚了就卖光了。
我将媳妇所说的营养餐在脑子里过了一下,组合完毕后得出结论:这不就是四喜居的小什锦吗?
当年7块钱一大碗的小什锦,是除了把子肉最受欢迎的菜品。当然,里面要是没有菜花就完美了。
把子肉是自检肝功的,小什锦是补充营养的。
现在把子肉依然火爆,小什锦却不见踪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