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完美的电纸书

双十一期间,我本来最想买的就是电纸书。但纠结许久,最后还是放弃了。

我现在有两本电纸书,都是kindle的,一本儿子在用,是国内可用的最便宜的触屏无背光版本,主要是看从亚马逊购买的电子书。

我现在身边的那本则是同事从美国给我带回来的老kindle5,自己安装了多看,也曾在多看书城购买过电子书,但主要还是看自己制作的pdf等电子文档。

之所以想购买一本电纸书,是因为6寸的kindle看pdf文件是在是费劲,虽然多看有切边分栏的功能,但自己制作的文档这点却基本用不上,所以一直想换一个大尺寸的kindle。但大尺寸的Kindle DX基本都是旧货,而且价格不低。

本来已经看上一款KOBO Aura HD,6.8寸的屏幕,这还算满意,但价格还是有点高,而且没法购买电子书,这样只是来看pdf文件就有些浪费了。

如果能有原生安卓系统的6.8寸的屏幕的电纸书,安装其他app购书看书,那这个价格就完美了,再等等看吧。

django通过字典新增数据

django一对一信息的创建可以通过几种方式

a、使用create方式

方式一: Publish.objects.create(“name”=”人民出版社”,city=”北京”}

方式二: Publish.objects.create(**{“name”:”文艺出版社”,”city”:”上海”})

b、使用save方式

方式一:

book1=Book(title=”python”,price=”88″,publish_id=”1″,publication_date=”2017-06-18″)

book1.save()

方式二:

author1=Author(name=”jerry”)

author1.save()

其中使用create方式中第二种时,可以直接使用根据数据表字段设置的字段直接新增:

dict={“name”:”文艺出版社”,”city”:”上海”}

Publish.objects.create(**dict)

小米电纸书,矛盾的产品

许久之前,就注意到小米要做电纸书的报道,开始还颇为期待。前些日子网上草图放出,看到那宽阔的边框后,已经颇为失望。
今天正式发布,更失望的是高价格和212的低ppi。
小米产品一向以低价格高指标吸引人,对标的往往是世面上流行的高端产品,电纸书自然是要跟亚马逊的kindle抢市场。但这次发布的电纸书,硬件指标上唯一压倒kindle的只有存储容量了,而这又和他们宣传的云端存储亮点相矛盾,虽说现在存储芯片价格跳水,但成本放在存储上实在浪费。
电纸书的高存储主要应对的是PDF、漫画等文件,而6寸屏加低ppi,看漫画及PDF文件绝无乐趣可言。
如果说这样的配置是为了看正版书,推广自家的多看云平台,但多看本身是提供客户端的,而客户端最受欢迎的应该是kindle版,那就不如买个低配低价口碑好的kindle,装上多看客户端,谁还会买小米自家的电纸书?
怎么看,小米电纸书,都是一个矛盾的产品。

小米多看电纸书发布:6寸212ppi背光墨水屏、16GB存储、大电池
https://m.mydrivers.com/newsview/657876.html?fr=kkj

无用的纪念卡片背后的辛苦

前几天原同事发给我一张图片,是一张迟到的证书。我就托人暂时保管一下。
倒也不是当宝念旧,最主要的还是对得起分发人的劳动。
五年前上面领导下通知,让派一个小伙子去分发纪念证书。前一年单位新分配员工倒是不少,但七个里面六位女士。不敢说派,借人都是开不了口的,于是那天一早我自己就过去了。
上峰见了我,问道:不是让你派一个小伙子吗?!
我昂然答道:我就是小伙子。
那天和另一个货真价实的小伙子,整整干了一天。从货车卸货,到搬运上楼,拆箱,按名单分区域单位归类、核对。
一天下来,完美收工。虽然第二天感觉腰酸腿疼,但也就是那次,感觉自己还没老,还是能干的。
回头看,再几个月又老了5岁。
那个和我配合默契的小伙子,现在还好吧。

捅破硬件数据传输窗户纸

经过近半天的摸索,终于将设备modbus的数据接收发送搞明白了。
两年前就曾经接触过,当时因为第一次接触硬件,也是一头雾水,后因为种种原因也就搁下了。
两年过去,再接触还是一头雾水。好在两年之间,网上相关的资料多了一些,再加上对某些技术关键细节进行了沟通,终于算是落实于理论,就等实际测试了。
学习新知识,理解自然重要,但和自己过往知识划清界限也是非常必要。经验主义要不得,否则总会时不时蹦出来捣乱,要么抵触,要么带偏。
还好,算是捅破一层窗户纸。

走好,不送

昨晚忙着一项工作收尾,解决了一个前面看似细节,却异常关键的问题。同时开着电视,了解一下世界杯预选赛客场对叙利亚的比赛。
比赛算不上精彩,但估计是心不在此的原因,感觉比赛时间过的很快。结果在预料之中,看了比赛首发阵容就心中有数了,唯一的意外是致败的第二球是乌龙球。
比赛结束就关闭电视,又忙了一阵子确认系统运转无误,也关机睡觉。
早上起来看朋友圈,里皮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宣布辞职走人。
再转看新闻,这一幕几乎是年初亚洲杯被淘汰后的翻版重映。
我曾经最为厌恶的教练,是荷兰教头艾德沃卡特。到哪都是一副救世主的架子,打踢的好是他的功劳,踢得不好就是俱乐部不支持他,球队不贯彻他的战术,最后一副愤而离去壮志未酬的架势。这样的教练还有巴西佩雷拉等一众在西亚淘金的名教头。
现在再加上一个里皮。
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即便名教头在西亚也不好混了。
不知道里皮那不能被贯彻执行的战术,是为中国球员制定的,还是制定了自我的战术挑选球员执行。
但总而言之,战术是你制定,球员也是你选的,这锅就得你背。就像南非世界杯一样。
不要搞得这么悲情。
这次附和一下大V们:走好,不送!

总还有优惠

昨天接到阿里云客户经理的电话,主要是因为一个闲置域名到期,然后借着双十一的名头推销产品。但说是双十一优惠,但网站已经翻看了好几遍了,也没有看到优惠多少。
这点友商腾讯云就强多了,至少是对我这样的新用户的优惠力度非常大。一度对3年1核2g的产品动了心,但想到现用的产品还有一年才到期,这一年时间也不短,就再等等,等明年的618吧。
今天下午又接到联通客户经理电话,通知我现在的套餐已经到期,可以给我办理存话费赠话费的业务。
这种优惠活动,人家不通知也就不通知了,既然通知了,也就很痛快顺利地办理了。
原先的业务是两年前办理的,不觉两年已经过去了。月初也知道到期,但考虑到也就两年时间了,懒得再处理,现在也算是享受两年的优惠了。
两年后,一切都会大变样吧。

棋道之不传近矣

购买的《日本围棋大系》到家后,为了核对,媳妇很尽职地在手机视频里,将每本书书脊上的名字念给我。
媳妇念的时候,开始一念就念两个名字。虽然这套大系里面也有棋手合集,但媳妇念的的第二个名字其实是著者,或者说是收录棋谱的解说棋手。
相对应着《日本围棋大系》,后期还有一套《日本现代围棋大系》,而前者的著者,老的至岩本薰,最年轻的赵治勋,都名列其中。
这些棋手参与大系的编撰,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这种荣誉与责任感也由后辈传承,虽然道之失传,近矣。
而在中国,围棋棋院已经渐渐沦为竞技机构,无心无力整理编撰中国古代围棋大系。因为古棋规则有别于现代,而无法直接应用在棋艺提高上,专业棋手中古代大国手业五业六的论点甚嚣尘上,也就不指望这些不肖子孙了。
陈祖德先生在从中国棋院领导位置上退下来后,生前能够完成那套《中国古谱精解大系》,已经功莫大焉。
只是陈先生之后,又有何人为他们那一代人作传集册?

重量级旧书到家

周六从孔网第一次买书,卖家提示我,因为书比较重,选择邮政包裹,而不要选择快递。
作为新手,自然要听从建议。包裹的价格还不到快递的一半,以为会很慢,没想到周日发货,周一下午媳妇就联系我说书到了,还说要不是正好同事在,搬到车上都困难。
书比我想象中还要厚,媳妇开车将书带回家后留着车上,是下了晚自习的儿子又下楼将箱子扛上去的。
为了尽快确认收货,媳妇打开箱子,给我念着书名核对。虽然顺序有些乱了,但熟悉的名字一一听来,没有缺漏。
不知道这套书的是第几次印刷的版本,初版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还只有我。
媳妇说这么好的书,书架要带门带玻璃,这样防潮防尘……
那,再说吧……

双十一账单成对

双十一活动阵仗不小,对我吸引不大,买的那套《日本围棋大系》和活动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早上利用当当纯粹的五折活动买了一本书,算是相应了。
到了晚上,儿子通过视频,让我帮着从天猫买两个动画周边产品。只是帮忙而已,钱很快通过微信转给我了,当然是从他前段时间收到生日红包里面支出的。
我忙下单,发现没有所说的优惠,联系卖家,被告知优惠活动只是在双十一当天有效。
于是继续工作,不觉已经过了零点,便想顺便支付了了却心事。进了天猫发现,店家嫌修改价格麻烦,直接把原订单取消了。重新下单,隔了两个小时,双十一价格优惠了20块钱。
前几天我收到了双十一账单,里面只有一条记录,那也是给儿子购买的《星际争霸》的战地手册。
双十一,那本来是属于我的节日,后来的光棍节,再后来的电商购物狂欢。
已然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