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龙芯盒子销售的一些看法

龙芯盒子销售在即,虽然有些失望,但毕竟又进了一步,暂且结合我之前网上购物的经验,谈谈我对龙芯盒子销售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一个月后盒子的发售有用。

1、建立一个销售平台。平台的硬件就是使用龙芯,不一定用销售的龙芯盒子,但一定要用龙芯为核心的服务器平台,操作系统使用linux,(不要再闹出大力发展龙芯+linux的龙梦集团使用asp页面的笑话,这就像建行员工出去营销贷记卡,结帐的时候掏出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一样给人不靠谱的感觉)。

2、参考dell的网上销售形式。除了主要部件,硬盘、内存等可以采用自选的形式,形成订单后,相关的客户经理负责将订单交由生产部门生产,尽可能避免人工处理,节省人力和时间。

3、为了节省配货成本,减少发货时间,龙梦可以在中国几个大的城市设立合作机构或者分支部门作为分中心。批量发货给分中心,货物中有已组装好的龙芯盒子,也有半成品,由分中心根据分配给自己的订单组装设备,或者将成品发给本区域内的订购者。

4、网上销售使用网店的形式,现在ecshop和shopex已经很成熟,并提供多种支付接口,如果嫌淘宝这类不能马上获得货款的支付方式不适合企业,也可以使用网银网关的形式直接入帐。这样即便于订购者支付货款,也便于龙梦公司的进行帐务管理。

5、建立好每个客户的档案资料。一旦发生类似苹果那种降价道歉的情况,便于联系沟通。

龙芯盒子正式发布,我很失望

期待已久的龙芯盒子今天终于正式发布了,发布内容很简单,或者说很低调:4月15日上市,市场指导价格1800元。

我很失望。

失望有两点:1、对上市时间很失望。本来龙芯上市是一拖再拖,在年初终于定下来是一季度上市销售,但三月上旬已过,发布的只是一个上市日期。而4月份显然是2季度的事情了。2季度会发生什么事情?intel的atom系列cpu就要上市,本来是针对via那个引火上身的倒霉鬼的,但神仙打仗,小鬼遭殃,龙芯自然受到牵连。intel估计不会跳票的,要不然他的CEO会下跪道歉的,而龙芯不好说,反正已经跳票习惯了。

2、对价格很失望。我预计价格会在1500元以下,倒不是贪心,而是根据龙梦的宣传中推测的:2E的盒子现在有售,价格是1599元,而张福新在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说到,随着龙芯产业的发展,成本将会降低30%左右。正是根据以上资料,加上2E的盒子当时因为采购不足,成本较高,所以我估计售价在1500-1300元。但现在市场指导价就是1800元,显然价格偏高,也和之前的宣传有矛盾。

我期待龙芯,虽然有爱国成分在里面,但看中的是他的低耗和轻便。但时间实在耗不起,在期待的过程中,FreeNSD7.0已经正式release,intel也大举进攻低功耗市场,而龙芯也在一拖再拖中将自己的优势慢慢耗尽,至少我现在已经开始重新考虑下一步的购买计划。

别了,百灵网

     今天在生活日报头版看到了百灵网与电信的合并通告。说是合并,其实就是电信收购了百灵网。去年7月就有传说网通就要收购百灵网,只是在最后关头因为某些环节未能谈妥,才使得收购计划流产。而此次电信收购百灵网,相比去年的收购,应该对双方都更为有利一些:电信通过收购,接受了原先百灵网的用户,避免了线路的再次铺设的成本付出;百灵网并入电信,解决了原先受到限制而越来越紧张的带宽资源,也算是双赢。

    被收购,对百灵网来说也许是必然的,由于国际出口是租用网通和电信的,一旦上游供应商也是竞争者卡脖子,百灵网在竞争中只能是坐以待毙的。但百灵网有过自己的辉煌,也为济南的互联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百灵网,济南的网民们不会享受到即使在全国也数低廉的宽带服务的。     在99年7月之前安装百灵宽带,我在网通降价初装费后(1000元开户)申请了固定电话,和大多数济南网民使用的是56K的猫上网,而价格据说当时也算公道:2元/小时.。上网的时候那个叫小心,能在网下完成的都做完之后才拨号上网,唯恐超支。当时也听说济南有一个宽带网络,叫三联网,每月只收100元,而且是随便上网,当时羡慕的要命。
直到一天下午下班,发现百灵网在单位宿舍门口搞宣传,当时真是感觉天上掉下馅饼,亟不可待地递交申请,苦苦等待了一周之后,终于在单身宿舍内部安装上了这个不需要再使用猫而用网卡的宽带网。当打开百灵网的主页时,那个速度真是令我等目瞪口呆(后来才知道那个相当于局域网,速度当然飞快)。更令我们兴奋的是,百灵网表示在试用期内网络免费使用。
     那是个兴奋的99年,那一年里我们第一次享受到了宽带服务,虽然还有诸多限制,比如无法使用ftp,icq等,但是免费的宽带已经足以让我们满足;那一年里泰山队获得双冠王,我们可以在网易社区里和南北藐视齐鲁人士的球迷灌水开仗,忙的不亦乐乎。 那也是一个繁忙的99年,经历过结婚期的同事们为了使用百灵网开始找我帮助装机期。一般的流程是同事和我上午到科技市场买配件,而同事的太太们则负责联络百灵网人员安装网络,回到宿舍装完机器再配置上网,那一年应该装了有近20台机器。而网卡也从8029升级到了8139,从50到了29元。这些应该都是百灵网的功劳,每个从使用百灵网开始进入网络世界的朋友应该有一份感激之情。
     其实在各类宽带服务中,我使用百灵网时间是最短。2000年五月收费之后,我付费只是使用了2个月,不是嫌那每月100元的网费昂贵,只是因为搬家到了历山路东头。在那里,没有百灵网,我也只好玩玩单机游戏,偶尔使用尘封已久的小猫上上网而已,每次听到那吱吱的拨号声,心里都在期盼百灵网早日铺设到家门。
     显然,其他供应商不会坐视百灵网一家做大,当时网通费用限制很严,不允许随意降价,但网通最后还是利用搞活动的形式,在年底推出了拨号包月,期限虽然只有半年,但足以使我等远离百灵网的网虫们感恩戴德。
     百灵网也许还沉寂在领先的喜悦中,在开始收费后,网络铺设速度开始减慢。就在等待中,另一个竞争对手出现了,2001年4月份,就在我正为网通拨号包月到期发愁时,一个宽带宣传到了我们小区,但不是百灵网,是广电网。而广电网竞争的手段很简单:低价。当时的CM预付费600可以使用一年,而低价的基础是百灵网没有的,那就是利用原有的有线电视设备,从而避免了百灵网那样过路架线的费用支出。而此时网通也在蓄势待发,在每个小区开始铺设线路,在每个单元安装接入设备,网线就垂在每个住户的门口。
     广电网使用了3年,虽然网络状况一般,需要不时骚扰318000,但面对态度极好的服务小姐,也只能忍着,直到2004年底终于又迎来了百灵网的铺设人员,当时真有一种重见亲人的亲切。当时百灵网的费用是打折之后每月60,要高于广电网的40元每月,但我还是申请了百灵网。     安装完毕的当夜,正在上网之际,突然系统提示IP地址已经被占用,我被踢了出来。真是岂有此理,联系客服人员,推来推去,最后让我换一个IP地址。我不免愤怒!这还是百灵网吗?!因为学习的需要,我希望得到一个实IP地址,哪怕每个月多交部分钱,但百灵网表示无能为力,而同时我的很多同事还在用实IP使用着免费的百灵网。
     此时网通终于布局完毕,据说当时的电信要在济南开展业务,被网通得知后抢先动手,他们通过客户经理的形式发展客户,只要能够提供百灵网的发票,可以预付480元使用1年另赠3个月的宽带。面对此诱惑,我只能投奔网通,也就向百灵网最终说再见了,因为我感觉到在诸多竞争对手已经开始正视济南市场的时候,百灵网没落是不可避免的。
     依托三联,百灵网的服务质量不能说差,但管理跟不上。记得第一次接触CIH病毒,是裹挟在百灵网的VOD程序包里面的,当我们发现告诉维护人员的时候,他们是幸灾乐祸的,因为开发VOD的人员是高薪请来的,据说牛的很。
     而三联公司既有百灵网,又有三联商厦,这本是合作经营电子商务的最好平台,因为百灵网的用户就是一个稳定的定向的消费用户群,但也没有人过问,shop365网站与百灵网似乎还是各自为战,三联商社并未从百灵网得到什么支持。
     百灵网走过10年,就像三联商社被国美控股一样,最终被电信收购,也许这是宿命,但本来可以避免如此凄凉落幕的。这里面既有面对垄断势力的无奈,但也有对自身管理落后的叹息。希望百灵网这块牌子不要倒下去,但这也只是我们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从龙芯盒子想到intel的蓝盒子

从订购了龙芯盒子之后就一直很是期盼,希望能够早日拿到盒子,但不知不觉快三个月了,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大老板在北京开会,看来即使发布也要会议结束了,那就是13号之后的事情了。
期盼之余,不禁联想到当年intel的蓝盒子(或者叫蓝箱子),在虞有澄的《我看英特尔》中曾经提到,在intel发展cpu初期,曾经出过一款蓝盒子,主要是供大客户用作开发只用,而很多客户拿到蓝盒子之后是作为一台计算机来使用的,而且销路不错,利润不少。所以虞有澄自豪而又惋惜的认为那才是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但惋惜只是惋惜,或者是自豪的惋惜,intel错过了发展成为“计算机厂商”的机会,但如果intel全力以赴四面出击投身到cpu到主机的一条龙中,也许就没有今日的intel了。
龙芯也是一样,在竞争已经残酷百倍与当年intel的情况下,如何定位,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有了一点成就就开始好高骛远,又想当计算机厂商,又想做笔记本,到头来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务之急,还是大声对自己说一声:我就是一个做CPU!卖出一块就有一块的利润,早卖出一天就比竞争对手多挣一块cpu的利润!

FreeBSD顺利升级到7.0

等待了近半年了,最近FreeBSD终于发行了正式版,今天终于有了充裕的时间,于是准备把6.2stable的版本升级到7.0.

这次参考的是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1020343-1-1.html。首先安装FreeBSD的系统源代码,但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在修改/usr/share/examples/cvsup 文件中default release=cvs tag=RELENG_6
的时候想当然的只是把6改为7,结果升级并不成功,改为default release=cvs tag=RELENG_7_0后才正常。

# cvsup -g -L 2 /usr/share/examples/cvsup/standard-supfile
# cvsup -g -L 2 /usr/share/examples/cvsup/ports-supfile
升级完毕后,# cd /usr/src
# make buildworld
编译生成二进制系统文件。然后进入/usr/src/sys/i386/conf  将GENERIC文件cp一个MYCONFIG文件,加入pf选项,把不需要的选项删除后编译安装内核

# make buildkernel KERNCONF=MYCONFIG
# make installkernel KERNCONF=MYCONFIG

编译期间出现一次错误,是关于新的firewall的,由于使用pf,于是就把最后选项屏蔽掉了,结果编译安装正常。重新启动后,按照网上的介绍应该是进入单用户模式进行mergemaster -p进行校验的,由于时间比较紧,再说机器也属于测试,便直接进入正常模式#make installworld。

重新启动后,一切正常,亟不可待地uname -a查看系统信息,哈哈,显示FreeBSD   7.0-RELEASE FreeBSD 7.0-RELEASE #2: Mon Mar  3 13:59:43 UTC 2008     root@**:/usr/obj/usr/src/sys/MYCONFIG  i386升级成功!

再查看了一下系统信息,哈哈,原先6.2不能识别的intel原装945GC主板上面的千兆网卡已经能够识别,并能够正常工作,整个运转正常。最后清理一下,免得再出现上次安装出现的小问题。

cd /usr/obj/
chflags -R noschg *
rm -rf *

此次升级应该算是最顺利的一次了,除了下载源码耽误了一些时间,其他的都是太太平平过来了。此外一个小发现就是验证了此前网上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言:那就是很多所谓的intel网卡实际使用的是其他厂商的芯片,比如这个主板,宣称使用的是intel的芯片,但在FreeBSD下看到的信息看,实际是RealTek 8139C+/8169/8169S/8110S芯片。但这样也好,毕竟现在最流行的板载千兆网卡大多数是这种,这样表明在其他主板上尤其是780G上面不用担心网卡问题了。

高兴真高兴,不免又Uname了几次

,算是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淘宝淘宝

原先还不是很习惯使用淘宝,因为我想买的东西一般都能在科技市场买到,价格差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如果不是实在在市场找不到,才到淘宝网上买。

老爸没有什么大的爱好,就是喜欢玩一玩俄罗斯方块。最初喜欢这个游戏还是91年用外甥的插卡游戏机在电视上玩的。后来是用黑白屏的防GB的俄罗斯方块机玩。自从去年玩坏了二姐带回来的那个大屏幕的俄罗斯方块机后,只能将就着用我从沃尔玛买的一个小屏幕的游戏机玩,最近那个也出了问题,玩的时候还要不时敲打几下。

其实我一直在寻找俄罗斯方块机,但可能需求太少,机器很少,而沃尔玛买的屏幕也是一款小过一款,也从淘宝网上买过一次所谓大屏幕的,买回来一看,屏幕是很大,但方块更大,对我爸这样的高手来说,实在是小儿科,所以买回来后直接扔到仓库里面去了。

本来过年前想买一个翻盖的GBA作为新年礼物的,但济南一是价格贵,再就是济南的卖家说没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卖,所以也就放下了。

上周在淘宝网上闲逛,便顺手搜索了一下gba,好家伙,品种不少,价格也是差别很大,经过比较,发现iQue小神游比较合意,便又按价格排序,发现一家行货只买350元,不免狂喜。通过旺旺联系确认为新货后,便下单定了一台。

周五定货,周一一到单位,得知周日货就到达了。打开一看,的确不错,居然还是彩屏的(孤陋寡闻啊),但可惜随机赠送的游戏一玩就死机,为了不耽误时间,中午就到舜井街买游戏,转了一圈没买到。

周三顺路到科技市场去了一圈,在老厅的卖盗版软件的地方买到了一款合集,里面有几款俄罗斯方块,插到机器上,熟悉的画面和音乐响起,试了一会,没有死机,大功告成!

我是带着机器去的,老板问我价格后,还是怀疑地拿过去检查了半天,然后恭喜我买到了行货。而济南这个价格是根本买不到的。淘宝网上宝贝真是不少,有一款dell服务器,虽然没有cpu、内存、硬盘,但600多的价格足够诱人,而一款泰安的二手服务器主板更是让我眼红。而这些在没有熟悉淘宝之前,是看不到也想不到的。真如一个网友说的,淘宝改变生活。

但淘宝的搜寻功能还不是很强,比如那个gba,开始搜了几次都没有找到的,后来是通过其他链接才找到那个专卖超人小电器的网店。如果这方面加强,肯定会大大增加交易量。

简单使用delphi+Excel的方法

一直不喜欢使用delphi操作Excel,一是因为Excel本身设置复杂,又是公式又是宏的,再就是因为网上关于delphi操作的文章动辄就长篇大论,可操作性差,而我们使用excel一般不会那么负责,只不过用于存储而已,所以我偷懒只是用文本来存储,大不了用excel打开文本文件罢了。

这周单位需要,又编写了两个程序,本来以为是一次性操作,用完了就算了,谁知前台人员感觉比较方便,希望改进一下能够日常使用,但如果再用文本存储,可能麻烦了了点,所以就想简单改进一下,直接操作excel试试。

网上文章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转来转去,大差不差,找了一些文件,又总结了一下,主要参考的是http://news.ccw.com.cn/elife/htm2007/20070611_271052_2.shtmlhttp://www.cnblogs.com/LuckyJan/articles/70559.html这两篇文章。

1、首先加入uses ComObj。

2、读取excel文件的话,先定义var XL: Variant;Sheet: Variant;

XL := CreateOleObject(‘Excel.Application’);
XL.WorkBooks.add(文件名);
Sheet:=xl.workBooks[1].worksheets[1];

定义好了sheet表之后,就可以操作了 s1:=sheet.cells[i,1];读取数据。

取表中文件数是个问题,如果简易的话,可以通过判断单元格是否为空来判断,但不能直接用定义的sheet.cells来判断,我是用笨办法:

m:=1;
i:=1;
while m>0 do
begin
ss:=trim(sheet.cells[i,1]);
if ss=” then
m:=0 else
begin
s1:=sheet.cells[i,1];
s2:=sheet.cells[i,2];
memo1.Lines.Add(s1+’-‘+s2);
i:=i+1;
end;
end;

这样就可以读取excel表中的数据了。

3、将数据写入excel反而要简单一些了,定义xl,sheet同上,下面就是:

if save1.Execute then
begin
TRY
XL := CreateOleObject(‘Excel.Application’);
Sheet:=CreateOleObject(‘Excel.Sheet’);

  EXCEPT
showmessage(‘error’);
END;
S:=save1.FileName;
Sheet:=xl.workBooks.add;
  for i:=1 to memo1.Lines.Count do
begin
ss:=memo1.Lines[i-1];
m:=pos(‘ ‘,ss);
s1:=copy(ss,1,m-1);
delete(ss,1,m-1+length(‘ ‘));
m:=pos(‘ ‘,ss);
s2:=copy(ss,1,m-1);
xl.Cells[i,1]:=s1;
xl.Cells[i,2]:=s2;
end;
sheet.SaveAS(S);
sheet.close;
XL.Quit;

 end;

其中加红的那句很重要,通过这样才能激活当前表。

用了一个下午,程序已经可以运行起来了,速度虽然慢了一点,但用起来操作要简单直观一些,不用再通过文本转换了,但问题在于系统必须安装了excel,这也是我一直不愿意使用这个组合的原因。

收到Ubuntu邮寄光盘了

11号那天下载了ubuntu6的server版本,看到网站上面可以邮寄光盘。之前早就听说了ubuntu可以全球免费邮寄发行版的光盘,便出于好奇,便拼音加英文填写了自己的资料,订了一份7.10版本,就当尝试一下。

今天早晨收发室给我送来一个小包裹,居然是我在网上订的Ubuntu7.10的光盘。包装虽然简单,但纸袋内层帖有塑料泡沫,里面是一张印刷精美的硬纸壳的包装袋。拿到手里心里一阵阵兴奋。

ubuntu果然名不虚传。

虎翼网域名解析终于正常了

虎翼网域名解析自从去年8月份无法解析,我是试验了很多次,投诉无果了很多次,无奈之下还另外从西部数据购买了备用域名一个,渐渐的已经失去了信心。

昨天晚上无聊之中抱着侥幸的心理打开了虎翼网的主页,发现网页已经改版,与原先不同的是,域名申请已经不再放在醒目的位置,满页都是虚拟主机的栏目。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哪里可以修改域名。后来发现用户登录那里已经修改,不再是原先的那种自助用户登录,便试着用当初的用户名登录,进去之后发现可以管理域名了。

经过近半年的折腾,终于可以使用本来就属于我的域名了。

一知半解安装调配TrixBox2.1.2

上周本来想研究一下开源的crm系统,找到了国内的c3crm,发现他是在英文版SugarCRM基础上开发的,顺藤摸瓜找到SugerCRM,现在他已经集成在TrixBox中了。于是到TrixBox的网站上下载了最新的社区版(和c3crm一样,TrixBox也分为商业版本和社区开源版本),版本号为2.2.12。刻录为光盘后,就安装在原先实验ubuntu的机器上面。这个Trixbox就是一个集成了linux操作系统、Asterisk、FreePBX、SugerCRM软件系统的一个集成包。他的linux是CentOS,安装起来和原先的红帽非常相似。安装完毕之后,自动地将应用软件也安装上了,默认的ssh也已经开放,但需要人工干预的很少。输入服务器的地址,就可以进入web界面进行管理了。默认的超级用户是maint,密码为password,进入管理之后按照网上的资料新建了两个SIP分机200和201,然后到网上下载安装了最新的X-Lite3.0网络电话软件,但总是提示无法连接服务器。更改多次之后才发现,原来新建分机之后还要在分机管理的网页上方有一个不起眼的Apply Configuration Changes选项,点击之后才能够将新建立的分机激活。激活之后,X-Lite可以连接主机,并显示自己的分机号码。呼叫另一个分机,可以相互通话,这样内部通话测试成功。成功之后感觉只是内部PC间通话有些无聊,看到下载的资料中介绍使用FXO卡实现本系统和传统电话线连接,推荐的是x100p的卡子。到淘宝网上一查,价格不高不低,摩托罗拉芯片的所谓原装卡188元(比当年的“金王八”可是贵多了),恰好那天股票快进快出白赚了200块钱,便一咬牙订购了一块。周五定货,周一就到了。把FXO卡插进机器空余的pci插槽,开机之后自己发现的硬件,提示是否把配置文件写入,选择是。系统自己就将FXO卡配置好了,省去了很多网上介绍的配置过程。但插上电话线后,却只是听到铃声,没有应答。我使用的版本2.1.2,而网上介绍的多是1.X版本的,里面很多配置文件都已经更改不存在了,很是头疼,只好在google慢慢搜寻,后来找到一篇版本类似的(http://pass.odnet.cn/html/ITtiandi/20080123/108.html),根据里面介绍,只是在/etc/zaptel.conf中将fxsks=1添加进去,网上流传比较多的是修改/etc/asterisk/zapata.conf中,说是最后添加busydetect=yes
busycount=4
signalling=fxs_ks
channel => 1
而这篇文章写的是只增加busydetect=yes 并在group0下面添加channel=1就可以了。如果是双卡的话,就依次添加group0和channel=2.重新启动机器,发现如网上所说,出现了“kenel panic” ,死机情况。看来TrixBox虽然推荐x100p芯片的FXO卡,但驱动还是不完整,而网上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中,通过删除/etc/rc6.d/K92zaptel中命令行的方式不适用于我现在的版本,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已经是重新启动了,直接把 stop)
# Unload drivers
#shutdown_dynamic # FIXME: needs test from someone with dynamic spans
#echo -n “Unloading zaptel hardware drivers:”
#unload_module zaptel
#RETVAL=$?
#echo “.”
        #[ $RETVAL -eq 0 ] && rm -f $LOCKFILE
#;;
unload)
# We don’t have zaptel helper, so let’s not replicate too much code:
# allow others to use the unload command.
#unload_module zaptel
#;;
两段全部屏蔽掉,结果reboot正常。
重新启动后,新的问题出来了,打电话时能够听到振铃声,但接通之后只听到一声bye就挂机了。又检查了配置几遍,几乎就在绝望的时候发现原来是把电话线插到逃生接口(phone)上了。忙插到line口上,再播电话,传来了英文接听声,再拨打分机200,pc机上的X-Lite接通了,声音很清晰。再实验传真,先把200的传真功能开通,再通过传真机拨号,也能听到传真信号,发送也正常,但就是没有找到传真文件。后来上网查询才知道x100p不支持传真,但可以通过设置邮件接受。由于是局域网,没有连接外网,以后再实验吧。最后实验了一下语音留言,使用200的voicemail可以看到留言信息,但默认的mediaplayer打不开那个文件,下载下来用暴风影音可以播放,效果也非常好。至此,TrixBox基本算是安装测试完毕了,一知半解,但算是一个开头。感觉TrixBox比较适合一个小型的服务业公司,可以节省不少费用。具体的功能待以后慢慢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