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云子购买后,打谱速度更快一些,整个进程速度也超过了我的预期。原先是计划三年内断断续续能打完秀策全集,现在已经打完五十局,超过全集的十分之一。
以前也打过一些秀策的棋谱,可能受评论的影响,感觉平和简明,堪称华丽。但真正从头开始打谱,发现与其说像武宫,年少秀策的凌厉好战的棋风更让我想到加藤。
在丈和全集的末尾,就有丈和与秀策的让子棋。那局棋布局阶段,双方就在右下角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虽然那局棋最后打挂未完局,但秀策胜局已定。
也就是在那局后,丈和给了秀策“百五十年来之棋豪”的评语。这个评价似乎没有顾及坊门迹目秀和的面子,这估计也跟秀策与自己棋风相似有关系吧。
每每少年英雄横空出世,旭日东升的光芒后总少不了一个背景,如黄龙士七战七胜的盛大有。秀策声名大躁背后的倒霉背景则是中川顺节五段。
盛大有败于黄龙士后,被后辈徐星友在棋评中损了一辈子,而中川顺节五战皆北后,也是“棋名遂堕”。
而中川也是自取其辱,那时七段秀和让秀策三子,他也非要充大头让二子,这种棋份下对局,秀策要是不杀他个落花流水,还厚实铺地板赢棋,实在有损棋道了。
攻击型棋手棋风的改变,似乎是围棋界的必然趋势,就像刽子手加藤成为半目加藤。名利荣誉面前,这是对围棋残酷胜负无奈的妥协,只是这种妥协,对围棋的发展来说,并无益处。
分类: 纹枰论道
老配方新云子入手
国庆前在淘宝网常去淘棋盘碰运气的店里,看到两块标价三百的桧木棋盘,一块是5cm整木,一块9cm二拼。
平时光听说什么“初登桧舞台”,也想见识一下什么是桧木,再说感觉拼木棋盘变形概率小,国庆期间就下单了那块拼盘。
结果第二天一早接到商家电话,说是那块棋盘开裂了,无法发货,让我选择退款。既然这样,我也就退款了。谁知到了晚上到那个店铺一看,棋盘还在,标价变成600了。
估计是两块棋盘上架的时候价格标重了,等我下单了才发现,于是借口质量有问题取消交易。原先只是觉得这店只是工艺水平差,由此次交易看,网上信誉差的传闻也不是空穴来风。
但贼不走空。好容易下了贼心,不买点东西就对不起自己似的。
最近因为玩游戏少,打谱打的多。用蛤碁石打谱是过瘾,但那蛤子拿在手里实在有种艺术品的感觉,偶尔用用还好,专门用来打谱,光留意棋子了,实在影响打谱感觉。再者,虽说是日式棋墩配日式棋子,蛤碁石摆在棋墩上,和云子中号一样,也是拥挤,尤其是横摆的棋子多了,几乎要叠起来。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于是下单买了一款小号老云子。
棋子到货了,说是小号,但和中号比起来小的也太多了,摆在棋墩上倒也稀疏,省去打谱中整理棋子了。
新云子的颜色是那种棋友们推崇的象牙黄,但虽说是工艺改造了,无论大小还是厚度并不是很工整,从而外观上看,颜色也就显得不太一致。
当年从云南带回来的云子从颜色相比来看,应该是当年新工艺的云子。无论大小还是颜色,我更喜欢那一款,但那款棋子只能在中式棋盘上才摆的开。
看到还要再买一款中式棋盘了。
秀策初识当年事
棋具落位,就开始打谱了。
搬家之前已经开始按时间顺序打秀和全集,但是搬家的时候,最终还是将秀和全集与其他围棋书一道迁到伟东,带到新家的两套全集是吴清源全集和秀策全集。
没有继续秀和全集,棋谱数字采用中文倒是次要,主要还是对秀和缺少认同感。而搬家后在选择吴清源还是秀策的时候,还是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先选择了秀策全集。
国内除去专业媒体,介绍秀策一般都是通过《棋魂》。而我最初看到秀策的名字,还是通过最喜欢的《围棋实战研究》,书里面武宫正树在回顾自己最初的老师田中三七一后,提到自己另一个老师是秀策,并附了一张棋谱图解。那时候我还刚入门,了解的棋手不过是吴清源及六超而已,对秀策这个名字甚是陌生。
很多年后打谱《日本近代围棋名局选》,里面有棋圣秀策的对局,打了几局,突然觉得怎么棋风怎么这么像武宫,拿出尘封已久的《围棋实战研究》,重新翻看才对上号。
终生未见怒容的秀策堪称围棋史上的完人,这应该也是《棋魂》选择他为不出场主角的原因。他的棋艺和对手也许受时代的限制,没有吴清源时代那样精彩,但作为围棋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秀策对围棋的求索精神的光芒,不逊任何人。
再者以我的水平,能有灵光一闪的感悟,也足以自得了。
还是那句:水平不行,感觉在就好。
全日式棋具装备
搬家之前,曾经为带哪块棋盘到新家犹豫不定,没想到家里那位在大搬家前,就利用清理旧家电的机会,把家里棋墩搬过去了。
棋墩摆放在书房小屋的床上,还真像那么回事。虽是二手的,但好歹也是从日本运过来的本榧,也是所有棋具里面价格最高的了。
配棋墩的是36号实用印蛤碁石,棋笥也早由原先的新榧换成日本原装的榉木,这样也算是完全的日式装备了。
原先蛤碁石很少用,主要是舍不得用,每次下棋前洗手倒是次要,主要是下棋时小心翼翼,唯恐棋子滑落到瓷砖地面上。现在换作木地板,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下棋了。
棋子已经买了近10年,都说人老珠黄,但除了几个棋子当年因碰撞导致的表面破损外,整体棋子光泽柔和如新,不愧日本手工制作的上品。
水平不高,也无心涨棋,只是为了那份感觉了。
超值购书无乐可言
上上周捡漏从天猫中信出版社购买的《吴清源21世纪围棋》,早早就到货了,但大大的箱子,实在不好搬运,就暂时放在单位桌子下面。
今天趁着加班,骑自行车过去,用捆扎绳固定在后座上,驮回了家。
回家开箱,感觉大出版社就是大出版社,大箱子套小箱子,内里用泡沫塑料充填。打开小箱子,里面函套完整,十本精装本书籍封膜包裹,整齐排列。
这一百块钱真是花的超值,但却也无沾便宜的欢喜之感。
上次我下单购买后,天猫店里面恢复了满199返20,而且不是现货。
看到这套书,我宁愿相信这是出版社的乌龙,也不愿相信这是出版社在清理库存。如果书籍贱卖到这个程度,哪个作者还会呕心沥血写书,哪个出版社还会冒险出书,那时,也就无新书可看了。
棋盘原木显真容
历时两年,在搬新家后终于把原先那款榧木棋盘清理出来了。
此次搬家清点的棋盘中,有三块是从淘宝网上的某棋具店购买的,这还不包括因为裂痕过大丢弃在乐乐姥爷的一块楸木棋盘。
这家店在飞扬围棋论坛上口碑不佳,但平心而论,这家店的棋盘并非假货,只是处理工艺或者技术太差。
我从那里购买的棋盘都是整木的,除了这块榧木棋盘,其他价格都不高。当时买的时候还颇为犹豫,是单位一位对木器有研究的大姐的:怎么也是一块木头了的话,让我下了决心。
现在想来,怎么有点类似赌石的感觉?
这块榧木,本身是一块好木头,木纹虽乱,但很是细密。去掉油漆干燥两年后,侧面出现了一道裂纹,但没有再扩大,而木头的分量并没有渐少,看来木头的干燥情况也是不错的。
而另一块在地下室里潜伏的9厘米楸木棋盘,同样出现了裂痕,整体分量轻了不少,但裂痕也在逐渐恢复,如果不是当时操之过急,打磨后放置一阵子的,裂痕情况应该不会这么严重。
而这样一块本质不错的木头,被粗劣的棋盘制作水平给毁了。本来如果不上漆,而是按照日本制盘程序那样上蜡,哪怕像国内乌龙厂那样上清漆,也不会把好木头糟蹋成这样。
清理完了之后,准备打磨清理后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待完全干透后,找个木工厂平整一下,自己画线制作一枚桌面盘。
扛书架压破了肩膀,清理棋盘手上磨出老茧,体力活真是辛苦。
搬家棋具大盘点
从08年着迷购买围棋棋具开始,不觉已经十年有余,这次搬家算是把家底摸清了。
最早搬到新家的的物品中,就有最贵日本原产二手棋墩,对应的围棋也是最值钱的36号黑木蛤碁石,放在有木地板的房间里,这下不用担心摔坏棋子了。
同时带去的,还有前年处理了一半的榧木整木棋盘,准备在这三年里把这块棋盘整理出来,如果成功,也算一块不错的桌面盘。
备用棋子是云扁新云子,因为属于中号,用腻了双面棋子后,可以在日式棋盘上打谱。
送到伟东去的是2寸新榧整木棋盘,棋子是云扁双面大号云子,以后去伟东偶尔可以打谱,围棋书基本都在那里了。还有就是当年杨大姐从云南带回来的老云子,算是留作纪念。
其余的都被放入地下室了。分别是九厘米整木楸木棋盘一块,五厘米楸木拼盘一块,最早购买的五厘米柳木棋盘一块,再就是三厘米新榧拼盘一块。棋子包括应氏围棋一副,韩国新光棋圣碁石一副,筛选云子C型一副。
只怕进入地下室,就难再有重见天日之时了。
君子剑秀和
打完本因坊道策、丈和的全集后,按照顺序应该轮到本因坊秀和了,但我很不喜欢秀和。
秀和在日本围棋史上名气甚大,被称作围棋现代感的第一人,门下有秀策、秀甫双璧,儿子秀悦、秀元先后执掌坊门。但夸的越多,越让我想到一个人——岳不群。
为了表现秀和的敦厚师长的形象,书上反复提到在秀和门下当学徒的秀甫回忆自己过年无钱孝敬师父,而师父不在意,并反安慰秀甫。但就是这位师父,在秀策英年早逝,以丈和遗孀反对为名,阻挠众望所归的秀甫继承坊门,从而导致秀甫愤然离开坊门,浪迹天涯。
而最终继承坊门的,是他的儿子秀悦,秀悦之后是四段的儿子秀元,自算砂而创本因坊门险些为土屋家所篡,若非小儿子秀荣临危受命,坊门几乎不继。而秀荣,当年是跟随秀甫一起出走的。
虽说不能因人废棋,但在AI颠覆围棋传统理论的今天,围棋更应关注的是他人文的一面,而非胜负强弱。
再说丈和
利用周末无聊趁热打铁,也是为了搬家少搬一本砖头书,把《本因坊丈和全集》打完了。
本来去年底就应该能打完了,没想到一拖居然拖了这么久。时间流逝之快,往往只有回首时更有感触。当时构思的一些观感,也随着时间,淡了许多。
从了解围棋开始,丈和一直是一个搞阴谋诡计的反面人物,在我脑海中的人物映像是袁世海版的鸠山。但随着看的资料多了,尤其是打他的全集后,可能接触多了有了感情,慢慢的形象有所改变,即便不是鲁智深,也是杨赤版的鸠山了。
对丈和的非议,主要源于他没有通过争棋就坐上了名人棋所的位子。最近几期《围棋天地》上的专栏,还在揪着此事连发评论,认为第一,丈和坏了当时棋界的规矩,好好的蛋糕吃不成了;第二,丈和有实力却通过暗箱操作当上名人棋所,为人不齿。
我算不上专家,但心里对专家还是有嘀咕的能力。先不说蛋糕问题,日本假棋联赛横行的道知时代,蛋糕倒是大家吃的最爽的,单说通过暗箱操作当上名人棋所的是丈和吗?
几乎所有资料里面对丈和如何当上棋所,虽然有些如交换质子,封官许愿等操作,都属于四大棋阀间的利益纵横,也属于分配蛋糕而已。至于幕府官方的操作手法途径并没有明确说法。
但有说法的是反而是幻庵和林元美,这两个在此事件中上蹿下跳,长袖善舞的角色,因为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他人做嫁衣,反成了正面角色。
幻庵因为在幕府征税上直言上书,又因为一直献身棋所,被称为英杰。但我在棋所之争上,同情赤星因彻,但对幻庵毫无同情之感。
通过打丈和全集发现,虽然丈和中晚年与幻庵的对局数剧减,但在此前对局棋份看,是能维持在先相先的。而幻庵为了自己棋所之梦,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己的段位,从七段到八段仅仅用了一年。
但问题来了,当幻庵为升为八段弹冠相庆时,也就不自觉间为同为八段,但保持先相先棋份的丈和扫清了通往名人棋所的道路。这应该也是他不敢争棋,却要同为八段,但于丈和保持分先的知得争棋的原因吧。
机关算尽太聪明,当仅仅盯着自己利益盘算之时,却往往只是为他人拉车做嫁衣。
只是可惜丈和,虽然坐享其利,但仍倒在“蛋糕凭何一人独大”的世俗攻击之下。只是那些慷慨激昂攻击者们,鼻梁上的豆腐块,赫然醒目。
规则与人心
这几天业余围棋界一桩作弊案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一名不知名棋手在比赛中战胜了业余天王胡煜清。事后发现比赛中该棋手将手机放在胸口口袋中,摄像头正对棋盘,而他下的招法与高配版的leelazero几乎不差。
在被取走手机后,该棋手水平顿时触底,随后退出比赛。缓了几天之后,又蹦出来为自己洗白,声言研究了AI之后的自己下的和AI一样有什么奇怪的。
自从AlphaGo横空出世之后,现在AI诸狗已经横行棋坛,各国棋院不得不修改规则,职业比赛中取消午休,上缴手机,关门防狗。但业余棋界没有这么多规矩,一不留神,狗就跑进来了。
当初川端康成在小说《名人》中,哀叹围棋的艺之失之余,愤慨“人们绞尽脑汁制定规则,然而又在钻规则的空子”。多年以来,人们总是嘲笑川端康成的因循守旧,却不知聪明的人在为旧时代吟唱挽歌的同时,也在为所谓的朝气蓬勃新时代的命运而神伤。
新时代,围棋从文化艺术顺应潮流成为竞技项目,而在冰冷的AI围棋之神的溃败,又让他沦为了工具,与赌博无异的工具。
冰冷的不是规则,不是机器,是人心,早被利益腐蚀殆尽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