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越来越难耐

回家四天,艳阳高照的四天。
感觉是从一个火炉跳到另一个火炉,区别是一个是闷炉,一个是烤炉。
去年虽然热,但还是能够忍受,至少儿子晚上还回学校跑上3千米。今年,保命要紧。
再回想疫情三年的夏天,一年守护,一年高考,一年封闭,气温都没有这么难熬。
明年会好吗?

实习靠衣服

媳妇听完儿子的实习经历,特别是用小铲子挖坑寻找丢失的探测仪,打趣道:这是穿着800块的鞋,1000块的衣服,干着民工的活。
儿子对穿衣并不讲究,我曾说他衣敝缊袍,颇有子路之风。这次实习回来,没穿他一直摁着穿的绿色纯棉圆领衫,而是换上了姑姑去年给他买的安德玛速干衫。
后来问起才知道,实习前几天穿着纯棉的衣服,绿色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晚上回到宿舍,已经变成白色的了。
换上速干衣就好多了。也难怪,见到姑姑又给他买的同样圆领衫,那么开心。

孩子交流,父母有别

前天晚上彻底结束实习回家后,儿子没跟他老妈说上三句话,就躺下睡着了。
等睡了个对时后,第二天再见面,母子俩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从实习苦中作乐的轶事,到游览云岗石窟的佛像细节,这可跟我问一句,他答一句不一样。
中国家庭中,孩子跟妈的交流,总是有别于父子的。

饭局,感情载体

昨天儿子结束实习报告离京前,我们请小外甥吃了顿伊豆。期间因为同学汇总实习报告需要图表,儿子几次把电脑从包里抽出来处理数据。
今天问儿子,昨天是不是没有吃好。儿子说还好,有弟弟在,吃一会,看看他吃的很开心,自己也很高兴。
我们在饭局中也提到了泉城大酒店的自助餐,如同儿子所说,那里的饭菜其实一般,那里的美好记忆,只是因为在那里吃饭,基本都是全家人团聚。
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终于有用武之地

毕业后就开始折腾电脑,费钱费时,时不时也自我安慰:没准将来有用,自己用不着,儿子也可能用的到。
自我安慰了很多年,除了玩游戏,儿子好像也没用的上多少。
昨天终于等到了表现的机会。
儿子实习回来,需要使用sac处理数据。害得我吃饭时就开始跃跃欲试,吃完饭急匆匆赶回家,我立马是装系统,调远程登录,设置数据传输。

最后看着趴在屏幕前,盯着那地震数据曲线的儿子,总算有了一点成就感。

黑小子

儿子实习那天我回济南,本以为能7月就见面,没想到他回来我又回济南,最后真如他走时所说:再见面就是8月了。
进门第一面,感觉小子是又黑又壮,晚上吃瓜下手时才发现,这黑的可不是一点两点。
详谈起实习的经历,那玉米地的经历应该够他记忆一辈子的了。
不过相比去年背着两把锤子冒充雷神,今年儿子升级背设备了,只是那高级设备在身上,就像背着、护着一大堆现金。
苦应该不会白吃的。

酷夏的两天三地

两天跑了三个地方,对今年的酷夏真是感到厌烦了。
当初离开淄博,来到四大火炉之一的济南,感觉这里的夏天,比淄博更让我能够接受,尤其是下午,淄博是湿漉漉热到汗不敢出的地步。
虽然在京城待的时间不长,但少雨的夏天是一年比一年让人难以忍受,去年是酷热,今年是闷热,真不敢想象明年是什么情况。
还是济南好啊。

愿天堂的酒桌上多少随意

其实文科生的日子也不好过的。30年前上张老师的财务管理,压力倍大,假期回家进门,老爸见我就问:是不是病了。
回头刚放下背包,串门的老舅问的更具体:是不是拉肚子了?
那时才意识到那科学习的压力有多大。
其实在考试前,出差到济南的姨夫看到我,愣了一下,没有说话,立马拿出30块钱塞给我。
那是个一年学费二百块钱的时代。
愿他们在天堂里都好。

没有任何借口只是借口

N多年前,有两本小书火遍中国,一本是《没有任何借口》,一本是《把信送给加西亚》,几乎成为职场必读书目。
不过,再看马斯克的访谈视频中,他谈及为什么会在孩子手术的文件上签字时,他一会说自己看不懂那些专业条文,一会又解释说那是在疫情期间,乱七八糟之类。
说这些话时,马斯克语气支支吾吾,估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找的借口。
想必世界首富并没有看过那两本书。

天下父母心,莫论中外东西

今天网上对奥运会开幕式的吐槽,已经转化为上纲上线的抨击。这类视频已经懒得看,看了等于恶心自己。
不过看了一段关联视频,是马斯克与一个美国心理专家的对话。
视频里的马斯克无奈而疲倦,与以往那个霸道强势的硅谷钢铁侠完全像换了一个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莫论中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