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儿子聊起大学新生活。估计是晚饭吃的不错,心满意足的儿子话不少。
在谈论了一些诸如购买饮用水换饮水机、排队上课等生活、学习趣事后,提到了电脑的问题。
儿子说他们宿舍挺另类的,别的宿舍是联网打游戏,有的因为游戏本太多,以至于跳闸了。而他们宿舍只有一个带游戏本的,还是用来做视频剪辑的。
这思路跟我一样啊,同道中人。
这样的宿舍挺好的。
想当年我们入校时,会打够级的只有三个半,结果传帮带加拉帮结派,生生把九二会本变成了九二勾本。
希望是一个好的开端。
分类: 杂谈杂忆
再见旧系统
这几天的一个工作,就是使用zerotier把现在的机器,与原先家中的机器组网成功,这样就可以继续使用原先的系统和程序。
联网之后,速度还算满意,查看系统日志,发现伟东的机器已经连续开机四个月了。不愧是用服务器配件组装起来的杂牌机,经得住考验。
再查看运行的系统,无论是jupyterlab还是flask,都在正常运行。只不过里面的数据,依然是2020年的数据。
想想那几个月里每天导入、整理、查看数据,直到高考志愿填报结束,系统也就进入休眠状态。
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还是希望那是一场梦。
以阳历记日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实行公元纪年,但有春节这个头号大节日在,而且近年来,传统节日诸如中秋节、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阴历更无法被遗落废弃。
除了这些节日,每个人关注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生日,小时候可以名正言顺地一年过两个生日。
有的日子则是没法过两次的,记忆里也只有阳历那天,难以忘记。
就这样吧。
子午谷奇谋与全面战争
昨天把办公室的电脑组装起来,安装好操作系统后,终于结束了无电脑可用的日子。
打开新浪查看文史栏目的时候,看到衣赐履的博客更新到了诸葛亮北伐,要大大慢于其公众号的进度。看来博客要慢慢被公众号所超越了。
关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来有诸多观点,主流观点是因为“诸葛一生唯谨慎”,而作者提出的观点倒是我第一次看到:就是诸葛亮不希望打一场“全面战争”。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如果诸葛亮采用魏延的计谋,即便能够拿下长安,势必招致曹魏倾全国之力的反攻,那就不再是祁山路线的局部战争,而是蜀魏之间的全面战争。如果败,有恐曹症的刘皇叔辛辛苦苦打下的汉中,估计也危矣。那时候就不是吴蜀联合抗魏,而是魏吴瓜分蜀汉了。
结合此前易中天关于蜀汉政权是军政府的观点,在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全面战争显然是蜀国无力承担的。而作为“野战之王”的诸葛亮,对通过出祁山掠地,寻机歼敌更有信心,同时也与东吴形成夹攻之势,减轻蜀汉压力。
而经过街亭一战损兵折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魏延,都应该看清了两国的势力对比,所以子午谷奇谋此后也再未提起。
渐渐习惯中
忙了一天,到了7点本来不想吃饭,结果接到儿子求助微信后,顿时心里慌了神,干活都没有心思和力气了。
到楼下找了一家刀削面馆吃了碗面,才感觉好多了。
虽然只是一个学生情况表的填写,最后也在他们老妈提供军检情况表图片后,基本解决了问题。但由此看来,我已经习惯了大包大揽,而儿子也还没有完全适应独立应对一切。
又忙了两个小时,离开的时候,想起电话里儿子说,他要跑步去了。
这是最欣慰的一件事了,只是希望别是应付我们而已。
同样心大的爷俩
晚饭后许久,也没有接到儿子的消息,还是打电话过去,询问一下入学第一天的情况。
电话里儿子听起来很开心,说话晚饭米饭有肉有土豆,才10块钱。因为谨记我临行不浪费粮食教导,全吃光了,撑得不轻。
听到这就放心多了。
也难怪儿子吃的多,因为中午到北京后已经12点。出了车站,在大厅找到学校接新生的牌子。我看只有三个人,以为怎么也要等一阵子才出发。
结果,我去了趟卫生间的功夫,回来儿子连同两个大行李箱已经不见了。爷俩的道别仪式也就告吹。
我也坐上地铁离开。见到他小姑姑一说情况,她说孩子心大,也不说等等他老爸。
其实大家半斤八两,我也没有想到追出去找儿子,同样自顾自走了。
彼此彼此。
隔代传的手表偏好
因为学校核酸检测政策变化,儿子进京的日程改变。推迟两天,时间顿时宽裕了不少。
越宽裕越容易拖延,昨晚上才把儿子的行李打包装箱,准备个人必备物品。基本准备完毕后,儿子自己又把手表时间调准。
手表是很多年前的精工石英表了,因为长时间不用,指针已经停了。在带了几天后,表能量充足,可以正常使用了。
早上起床后,儿子拎着手表在那里摇晃,唯恐能量不足。看那架势不由想到他爷爷。
乐乐爷爷也是爱表之人。昨天前去的玉函山上,长陪他的,是他喜爱的手表和剃须刀。
从家中回忆不断的上海牌手表,到改革初期从深圳带回来的电子手表,都是他老人家心爱之物。
而他最喜欢的,是从厦门购买的双狮石英表。手表刚买来的那段时间,如果不是正常上班,走路步程少了点,比如周日在家,他就会把手表拿在手里,晃来晃去。
太多隔代传了。
关心暖情
昨天晚上,儿子他登登哥哥要转钱给他上学吃饭用。开始我们坚决不收,于是开始了近一个小时的语音。
他哥哥从到济南上学开始,就看着他老弟成长,也知道他老弟爱吃好吃,唯恐他老弟吃不好,所以坚决让把钱收下。说的感觉我们就是后爹后妈一样。
盛情难却收下红包后,他哥哥从“穷家富路”开始,讲到大学生活注意事项,再到大学主动谈女朋友问题,最后连将来工作的事情也开始交代了。
猛一听,还以为他哥哥喝酒喝多了。其实就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希望他那“优秀”的老弟,不要再吃他吃过的任何苦。
别的苦不好说,估计吃上,儿子肯定亏待不了自己。
前几天聚餐时,儿子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同校的同学关心他,说:上大学后吃饭注意一下,别一年下来老摁着一个菜吃。
儿子笑着点点头。
这个菜估计是初中时,山大食堂的掉渣饼。
吃饭不讲究绝不将就,这是他大学期间,我们唯一放心的事情了。
户籍转出,离家渐远
今天一早冒雨到市里,给儿子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儿子按照工作人员要求自己办理,户籍转出,户口本里面少了一页,也算是离家独立了。关于是否迁移户籍,我们曾讨论过很多次,直到昨天才确定下来。户籍转出,还是落在集体户上,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反倒是一旦返回济南工作,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还要出具诸如自己是父母亲生儿子,而且还是唯一亲生儿子等证明。而且还有风险:没准哪天,小子拿着身份证和集体户籍卡,跟哪个我们连面都没有见过的人登记去了。办完户籍转移,我们冒雨回到已经阔别三年的家。房间已经清空简单打扫过,又经历过一个租期,房屋还是显得旧了。陪着儿子吃饭长大的图片,已经色彩褪去。跟儿子商量把房子卖掉,儿子很伤感,问道:还能买回来吗?被问及有更多选择,为什么要再买回这套房子。儿子回答:这房子只有一个啊。孩子还是应该往前看啊。
哥俩好
儿子的胡子问题,全家除了他自己都在操心。
七月底去北京他大姑姑家,看着他那胡子,大姑姑也帮着出谋划策,说原先用的剃须刀不太得力,应该换个多头的剃须刀。
当时他弟弟正在房间里摆弄乐器,听到我们在那里讨论,放下电吉他走开了。一会功夫,他弟弟拿着一个三头的飞利浦剃须刀过来了。
原来小家伙是到他哥哥卫生间里,把哥哥用的剃须刀拿来了。
我们还在研究三头剃须刀与平推剃须刀的区别,小外甥又拿了一个剃须刀过来了。
哥俩看来还是感情挺深的啊。
幸亏我们只是研究,否则哪天大外甥回家,找不到剃须刀,估计要感慨:我可是你亲哥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