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曾经的国门班克斯近日去世。最早知道班克斯,是在意大利世界杯前央视播出的世界杯经典回顾节目中。班克斯几次出镜,和他有关的都是墨西哥世界杯对阵巴西队时,扑出贝利的那计势在必进的头球。
后来这个扑救被冠以“世纪扑救”之名。
网络时代后,又看到很多评论,对班克斯的“世纪扑救”的质疑,其中国内某评论员的观点是,现在是个中国联赛的守门员也能做出这种扑救。
不说是无知者无畏,至少是缺少敬畏之心。
班克斯的这计扑救,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水准看也许平常,但与我之前评论的如同围棋的名局妙手一样,对他的评价,是要结合当时比赛情况,以及后续影响的。
那场比赛,虽是一场小组赛,却颇受关注。对阵双方是卫冕冠军英格兰与上上届冠军、立志永久保留女神杯的巴西队。巴西队那届精英尽出,即便后来再大腕的后辈,也不敢对阵中球员说三道四,免得被国内媒体球迷喷死。
而英格兰虽然是卫冕冠军,虽不能说青黄不接,却处于新旧交接期,而队长摩尔途径哥伦比亚又陷于偷窃风波中。当巴西漂亮的边路助攻到门前,顶球的又是跑位起跳都充分的球王贝利时,周围的英格兰球员从表情看已经绝望。
就在包括贝利在内的巴西球员已经准备做庆祝动作时,班克斯将这计刁钻的头球扑了出去。
其震撼力已无愧世纪扑救之名。
分类: 体坛纵横
会计足球时代
穆里尼奥终于从曼联卷铺盖走人了。
依然用那句说俗了的话总结:从不奇怪他被炒鱿鱼,只是奇怪俱乐部怎么忍了这么久。
穆里尼奥以波尔图的欧冠冠军为跳板,鲤跃龙门。但如同二战的盟军大部分统帅,不积累足够压迫优势兵力绝不出击一样,穆里尼奥每到一个俱乐部都大抛金元,打造自己的豪华阵容。
豪门迷信他是神奇教练,可以点石为金。其实他是慷他人之慨而已,金戈铁马千金散尽,自己镀金,一层又一层。
但穆里尼奥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越来越多贼精的后辈们以他为榜样,挥金如土,招兵买马,主力板凳的身价翻着番翻上涨。
穆里尼奥下课,曼联的股票应声大涨。
穆里尼奥的命运早已注定,之所以现在才炒他鱿鱼,因为实在找不到人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在经历了前两任的折腾后,不仅弗格森时代立身的精气神消耗殆尽,也套牢了俱乐部有限的资金。
会计时代的足坛,曼联已经没落,就如同没落的穆里尼奥。
无谋的代价
输给国安,虽有心理准备,但依然心里有着惯性的遗憾与憋屈。
昨天说吴兴涵参加赛前发布会就已经决定了命运,可能有些夸大,但至少已经失去先机。
我毫无让吴兴涵背锅的意思,他无需背锅,也背不起。
不知教练组或者俱乐部为何让吴兴涵参加发布会,因为他的口才好,还是形象佳,还是因为好让更好的球员多休息多训练?
按照足协的规定,出席发布会的球员必须首发登场。吴兴涵的出席,就明明白白地告诉国安:我不会改变,还会延续上一场的阵容战术。别看吴兴涵上场发挥一般,这场他出场足够继续收拾你们。
听国安主教练在发布会上那一问三不知的话语,看他那若有所思略带愁苦的面容,估计已经开始筹划对策。
留给国安应变的时间足够了。
上场国安被动的根本原因,不是鲁能头球厉害,而是奥古斯托的伤病。看国安比赛不多,曾认为比埃拉是国安发挥最好的球员,但有没有奥古斯托的调度,他水平要浮动一个档次。
当状态良好的奥古斯托出现在鲁能大球场,国安的水平已经与一周前判若两队。
这显然不在鲁能球队的计划之中,所以比赛开始后,进攻单调,防守聊胜于无的吴兴涵只能背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
不能说狂妄,至少是无知的代价。
躁动的代价
足协杯决赛又一次重演,但不是重演99年的奇迹,而是重演96年那场决赛的悲剧。当李霄鹏带着吴兴涵参加赛前发布会,决赛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从上周末客场带回一个客场进球的平局后,山东从球迷到媒体就处于一种躁动情绪中,这种躁动与22年前那个初冬何其相似。
带着国安克星的自信,当年山东上上下下似乎都没有把客场的一场定胜负的决战放在心上,随同殷家军赴京的,还有为数不少的山东球迷。
乐乐的大姑姑也在远征军的队伍中,我则在家负责照顾外甥。我当时也是信心满满,对外甥承诺,如果泰山对队赢了,我请他到米立乃大吃一顿。
外甥顿时来了精神,比赛没开始就头扎红领巾,挥舞小旗在沙发上上蹿下跳。
家里四个小子,能够肆无忌惮宣扬自己的快乐,并以此为快乐的,只有大外甥了。
但比赛开赛不久,随着打防反立身的泰山门将被罚下,比赛已经失去悬念。外甥那个年纪还不懂球,但看我逐渐阴沉的脸色,也就老老实实坐下,默不作声地陪我看球。
比赛以一场惨败结束。外甥叹口气,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我听:唉,没法吃米立乃了。我一听,马上表示:球输了,饭还是得吃啊。
于是我默不作声地骑车,驮着难掩快乐的外甥从馆驿街到大观园。不用说现在,就是第二天我也忘记吃了什么,只是模糊记得自己食不甘味坐在窗边,旁边是胜负与己无关的外甥快乐地就餐。
第二天,听说某远征军成员进门就大哭一场,听说舜井街路口交警拦下一辆北京车牌的车造成大量路人围观。到了单位,大家都见面后默契以目,避谈比赛。
那年京鲁半斤八两,好歹泰山还是前足协杯冠军,而国安也还没有三竿火枪闹京城,那时自负一点也就罢了,今天的比赛,有什么自信的资格?
皆是一场空
洛佩特吉下课了,不能说众望所归,至少是命中注定;说不上大快人心,反正同情者甚微。
当皇马在俄罗斯世界杯开赛前宣布与洛佩特吉签下一纸合同时,洛佩特吉下课倒计时钟的按键其实已经摁下了。
皇马的高调官宣,不是为了表达他的求贤若渴,只是为了宣示他的强势而已。
洛佩特吉在与西班牙国家队续约后,仍向皇马投刺求职,表明自己忠心的同时,已将自己的身份降低一格。
这不是礼贤下士的年代,也不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年代。
权贵以财富霸天下。
嗟,来食!
应者如云,就不要再如妇人般哀怨豪门无情。
译名杂忆
在电脑报的《纪念格鲁夫君》一文中,对格鲁夫在国内众多译名颇为感慨,认为那是格鲁夫在内地渐不为人知的一个例证。
相对乔帮主的独一的译名,格鲁夫的译名是多了点,但这个应该和知名度关系不大,而是和作者发音及翻译习惯有关。即便在格鲁夫如日中天的年代,亦是如此。正规出版物上,多是格鲁夫,而英特尔内高层虞有澄的《我看英特尔》中则是另一个常用的葛洛夫。
给外国人译名冠以百家姓为首,似乎是港台的习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大量外国资料通过香港而来,外国人的译名难免带有港台腔。
最早接触外国人译名和足球有关。86年世界杯前购买了足球报出版的世界杯特刊。说是特刊,其实就是香港杂志的摘编。看那里面的译名,真是一头雾水。俱乐部里面什么阿仙奴,祖云泰斯,车路士,后来才知道原来就是阿森纳,尤文图斯,切尔西。
那时电视转播稀罕,不知道球队也就罢了,球员自以为知道不少了,但看了里面的译名同样云山雾绕,最难猜的是薛高,猜来猜去,才在另一本杂志上通过图片找到答案,原来是当年三巨头之一的白贝利济科。与这个相比,后来的诸如什么朗拿度,碧咸算是好猜的了。
随着国内新闻媒体的高速发展,人物译名终于脱离港台腔了,但不同媒体间标准不同,同人不同名仍然明显。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古利特了,古力特、许利特存在时间算是短的,古利特、居利特分属的两大足球报刊还为此而互相标榜本方才是正宗。
最后译名都被新华社所一统。
但新华社也不是总是正确的。疯子伊基塔刚为人知的时候,某球报还引经据典,说别人翻译不妥,按新华社翻译标准应该翻译以赫尔开头的。
但现在大家都习惯了拉丁语系里面,姓氏前面H开头是不发音的。
这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现实的假球模拟战例
没有经历过10几年前中国足球最黑暗时期的新球迷,完全可以通过今晚鲁能客场输给贵州的比赛来了解一下。
首先比赛前提是联赛换足协杯。保级的对手放弃足协杯,来换取联赛保级至关重要的三分,而联赛夺冠希望不大的球队,通过足协杯获得参加下赛季亚冠的资格。
到了场上,就是保级球队全场紧逼,压迫式打法迫使积分领先的球队失误连连,早早失球。而领先球队的进攻时,球员不往正确的位置跑,得分的往往只是不通国情的外援。
而裁判也不能添乱子,首先控制判决尺度,鼓励保级队进攻,其次在某关键判罚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确保胜利。
那个黑暗时代是过去了。
鲁能的失败,和轻敌关系不大,在经过半个赛季的所谓无短板战略比赛后,球队打法已经被对手了解透,而球员已经进入疲劳期,无短板变成整体短板。而新补充的球员不是发挥特长,改变球队打法,而是拿来锯短了补短板。
这样以来,只怕是联赛杯赛俱空空。
天赋自不惜
今天联赛鲁能在主场3:1击败了来访的华夏幸福。因为金敬道身体不适,替补登场的是刘彬彬。
但比赛刚过去38分钟,在华夏幸福扳平比分后,鲁能换人,这本是中超在U23政策下的常规换人时间,但换下的不是U23球员,是刘彬彬,而上场的是崔鹏。
一上一下的两人,都已经是错过了U23政策的年龄,但他们出道时又根本不需要这劳什子政策。但正当打之年的刘彬彬被发挥余热的崔鹏换下,是何等可笑可悲。
刘彬彬号称快马,速度齐名武磊,在滕卡特冒进下课后,是依然能打上主力的几名年轻球员。但几年下来,已经渐渐远离了主力位置,与其说是伤病,不如说是他的心态让他如此快的泯然众人矣。
本场那30分钟里,同期快马吴兴涵贡献了一次助攻,而刘彬彬似乎已经做好被换下的准备,根本没有打算利用好这难得的出场机会,匆匆几次冲刺了事而已。
天赋就这样被浪费,可惜也不可惜。
脑残撞墙不回头
前几天刚看报道,说足协拍脑门欲出台的国家队踢中超的计划搁浅。谁知没过几贼心不死的足协,又要让U23国家队打中超。
曾经有国外记者讽刺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拍拍脑子,三个主意,有四个是坏的。中国足协作为其分舵,估计学着拍脑子把脑子都拍坏了。
连眼高放世界的白斯基都看不下去了,评论出这个主意的人要承担责任,要做好下课的准备。
但白斯基这个中国新闻界的擎天博玉柱,说这话也有些耍官腔的派头了,他纵横新闻界这么多年,除了手脚不干净的那几位,有几个拍脑子拍脑残的冒号们承担过责任,下过课?即便是战绩不佳的马前卒们,不也是口口声声要听组织安排?
以我的观点,U23政策还不算是一个脑残的政策。因为从郝海东、范志毅,到李铁、李金羽,再到韩鹏、崔鹏们,要什么U23政策。现在近年来U23打不上主力,反而是不正常,不符合足球发展规律,所以通过政策进行纠偏,虽是下策,但至少是一种对策。
但政策出台后,调研前因后果,微调纠偏才是正道。但这样做的就不是足协了,于是为了急功近利推行政策,又要“力排众议”让U23国家队打中超。看来脑子真是坏透了。
现行U23政策下,每轮联赛,至少16支中超球队的48名适龄球员可以登场,而进了U23国家队,每轮最多14名球员登场,哪个锻炼多?
再者,每周只有一轮比赛,平时训练,U23球员只能和矬子里拔出来的将军们一起训练,这和对抗保利尼奥,冲击吉尔哪个训练效果好?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脑残领导熊了害全国。
天赋飞扬众人羡
决赛前金球奖呼声颇高的姆巴佩,赢了比赛,但捧得金球的是摩德里奇。人们高价评价姆巴佩,更多的是因为他的那伴随青春激扬的天赋。
绿茵场上,激情与青春更容易联系在一起。虽然也有布冯、马尔蒂尼这样年少成名的后防巨星,但更多初登赛场就名扬天下的旭锐才俊,还是出现在锋线。
还是老观点,天赋比经验历练更为重要。
在篮球漫画《灌篮高手》最后湘北与山王之战中,观众席上的其他球队球员,对山王放任队中皇牌泽北单打,甚为不理解,若以山王的整体实力,本可轻易击败湘北的。
篮球也罢,足球也罢,作为球员,应该对天赋有着更深的理解,水平越高,越会欣赏队友的天赋,也会更信赖队友的天赋,甚至会更宽容对待他们的放纵与失误。
作为高水平球员转型的教练,也是如此。也就那些半拉子球员转型的教练,如库珀、贝尔萨之流,才会无知无视球员的天赋,狂妄自大地将球员捆绑在自己所谓战术体系上,鞭打着拉车前行的千里马。
姆巴佩是幸运的。因国家荣誉之名行的功利,同年龄段的大罗没有得到一分钟的世界杯出场时间,而马拉多纳,连参加本土世界杯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并不看好姆巴佩,但还是希望他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