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bug大苏

此番回家,本想督促一下儿子的学习,但看儿子一身疲惫回来,除了例行说几句加油、努力,为儿子也就夹夹核桃做做饭而已。
一天晚上看儿子在那里背诵,表情甚为痛苦。开始以为儿子在准备周末的政治考试,追问之下,才知在背诵苏轼的《赤壁赋》。
我有些不解,背苏轼的文章什么可痛苦的?
儿子愤愤答道:好词都让他先用了!
的确,曾看到过有网友评论:大苏就是一个bug级的存在。
这个评论是在网易云音乐上看到的。
东坡先生除了餐饮业,还养活了多少音乐界的人士。

年转工作的支持

本次返程比计划推迟了,因故在家里多待了三天。虽然帮不上多大忙,但至少让家里忙着年底结算那位干活心里踏实点。
只要干过会计,并忙过年转都明白,出差错往往不是因为业务量大,也不是时间紧,而是走神,因分心而走神。差错就在键盘敲击、落笔成数之刹那铸成。
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出了差错,丢饭碗事小,丢师傅面子事大,好歹也是我手把手教着领进门的。就算人微面子小,但好歹也是科班出身,九二勾本的招牌不能砸。

大外甥见舅妈20年了

大外甥小时候是挺喜欢他舅妈的。一是年纪小见的美女少,再就是估计和他原先想象中舅妈的形象差别很大。
大外甥在见他舅妈之前,曾经被妈妈小姨问起过舅舅会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据说大外甥顿时来了精神,脱口而出:小眼睛,尖嘴巴,屁股上有颗痣。然后自作恍然大悟状:啊~这不是黄鼠狼吗?
之所以是据说,是因为肯定是背着我才敢如此大胆的。但能想象出他那时的样子,因为这也是大外甥小时候,对他那恶霸舅舅不敢怒不敢言的一贯斗争表现。
而外甥第一次见到他舅妈也是不期而遇。那时单位离外甥学校近,下班接外甥的时候,顺便请他在旁边的院子里吃烤羊肉串。
那天开始心情不佳,边看着外甥吃串,边叹气:唉,女朋友好久不联系可能没了。外甥听到这话时,正在美滋滋品尝着一串烤羊脆骨,那表情似乎在说:关我啥事。
这时候呼机响起,看完也不管外甥吃够没有,立马数枝付款,领着外甥直奔旁边车站。当身后外甥远远见到他未来舅妈的时候,静静站着,本来就亮的眼睛更是贼亮。
想来大外甥还是喜欢他舅舅,才会喜欢他舅妈的。

哪边是热水

回家第一天晚上洗澡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多一次住所,多一次左热水开关的缘故,看着太阳能右热水开关脑子短路,居然有些犹豫不决,开口喊道:哪边是热水?!
洗完澡出来见了媳妇相视一笑。我们联想的都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
那是我们结婚后不久,还上小学的大外甥周末时不时到我们家住。但无论哪次来,无论隔了多久来,晚上都会隔着空旷的客厅,听到浴室里大外甥那凄厉的喊声:舅妈~哪边是热水!?
在每次我们异口同声的吼声答复后,浴室里就会传来水声和大外甥快乐的歌声,直到把我们赛蒙热水器的热水用光为止。
躺下后突然想到:好像那时候都是喊舅妈,没有喊过舅舅啊。

冬天的搭火记忆

今天冬至,昨晚收摊买好肉馅蔬菜,早上媳妇一早就开始准备冬至的饺子。
因为水饺量小加之空间窄小,我就在客厅给儿子夹核桃储备脑力补品。
核桃是媳妇托人从南部山区买来的新核桃,核仁饱满,皮壳净薄,看着很快成堆的核桃壳,脑子里不由蹦出一个念头:要是家里有个炉子,就又能生火也不浪费了。
从农村到进城的前十年,每年冬天取暖都是靠烧煤炉子。入冬开始储备过冬煤,揣搭火则是贯穿全冬的工作。
揣搭火应该算是淄川的特有词,是将一种称为烧土的黏土与细煤按比例搭配,加水混合,用铁锨翻动混拌,锄头敲匀砸实,然后一盆盆端上楼去。这样的搭火一是为了节省煤,再就是晚上睡觉前将炉膛填满后减缓燃烧速度,烧上一夜不用填火。
那时候揣搭火的主力是乐乐的爷爷,我只是打打下手而已,即便到了上大学的年纪亦是如此。
其实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寒冷得多。而比我记忆再早的时候,据乐乐爷爷讲,那时候过冬煤需要拿着煤票自己用地排车去拉回家的。
人记忆深刻多是幸福的片段,很多日子就是靠这种幸福感过来,这也是深刻难忘的原因。

高铁上首看电纸书

原先坐高铁包里放着kindle,也基本不看,主要是单手拿着kindle的感觉有些怪怪的。
今天回家把新买的博阅电子书也带着,上车落座之后拿出来,双手端着的感觉还好。如果不是看PDF文件,其实7寸大小就足够了。
一路上把《黑咖啡》看完了。这本书有些奇怪,封面是蓝色的,主角也是波洛,但是在全集里面却归到黄皮书,也就是除去波洛和马普尔小姐之外的杂集里面。联系到亚马逊书籍介绍里面所谓的“遗珠之作”,应该是如网络上评论所说,这本也是根据阿加莎的话剧剧本改写而成的小说。
小说里面剧本痕迹非常明显,对话多而心理描写少,应该是脱胎于话剧剧本。无论是名气,还是剧本质量都是无法与剧本《捕鼠器》还是同类小说《意外来客》相比。
电纸书屏幕大,更适合我这一目十行读书的。到达德州站前小说就看完了,倒序又开始看《悬崖上的谋杀》,这本小说更为生动有趣,开头部分风格跟同样以年轻人为主角的《七面钟之谜》相近。
那本小说中,单凭小说人物里面电话对话,我就能简单判定两人的关系。看来阿加莎心中除了英雄心,还有一颗年轻的心。

收山 出山

现在说联想的柳传志时代结束还是早了点。这个正式,包含着旁观者的难舍,应该也难掩继任者的跃跃欲试的雄心。
也许几年之内,柳传志还会像前几次一样,重出江湖,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只是柳传志的出山,一次比一次狼狈。如果下次出山,不知会是怎样的场景下,出将登场,又会如何入相而退。

https://m.mydrivers.com/newsview/663000.html?fr=kkj&from=timeline

书籍对比分高下

昨天晚上看电纸书时间比较长,算是对博阅电纸书的一个测试。kindle的兼容版APP运行还算稳定,虽然翻页明显慢了点。
但是休眠后无法唤醒的毛病依旧。更可气或者可笑的是,这个电纸书居然没有设置的选项,也就是说能不能解决问题,只能看厂家能否升级系统,如果有升级的话。
昨天一气看完的是《闪光的氰化物》。这本单行本的小说,脱胎于前面看过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中的一篇,前面起因和中间的死亡人物相同,但估计是为了避免前面作品剧透,这本小说的结尾进行了改变,凶手换人,但非常牵强。
很不喜欢阿加莎小说中第一人称的整章描述,这本书尤其如此,结合结尾,感觉就是为了将短篇抻成长篇而已。网上有评论将这篇小说与《无人生还》并称,估计阿加莎自己都不认同。
失望也许是看过雷蒙德钱德勒小说了。

差强人意的国产电纸书

昨天出门,雪花似乎跟着我们走。今天雪过天晴,阳光明媚,只看庭院,已然寻不到下雪的痕迹。
下午看了一会新买的电子书。阅读的感觉尚可,但就是安装的所谓优化版或者叫漂白版kindle阅读APP,兼容性实在差,在kindle阅读中途合上保护套后,阅读器关闭就无法醒来,只能通过硬关机重启。
果断卸载掉kindle的漂白版,安装兼容版,阅读界面更熟悉一些,目前还没有出现无法唤醒的情况。
本来掌阅电纸书的一大买点是可以安装应用,但应用都无法打开看到详细介绍,只能看到那短短一行介绍的半截来猜,也太不用心了。

飞雪迎书归

双十一犒劳自己买了一套日本围棋大系,双十二本来是想买一款二手的kobo aura HD,看中的是接近7寸大屏,看PDF更方便,但是原先购买的kindle就看不了了。
就在犹豫之际,看到博阅电纸书搞活动,7.8寸的Mars降价促销,并提供6个月免费分期。因为此前见识过国产锦书的质量,心里还是有些嘀咕,但看到其一个买点就是可以安装第三方的阅读软件,还是下单购买了。
昨天进了一趟城,傍晚回来路上接到快递电话,时间已晚,便让放进蜂巢了。
早上起来窗外雪花飞舞,大肆预报的第二场雪如期而至。
中午办事回来,顾不上吃饭就急不可待骑车子冒雪前往去快递。
电纸书打开之后,屏幕还是满意,但屏幕质量真的没法和kindle相比,哪怕是最低端的产品。好在是可以安装kindle读书。有两个版本二选一,选择优化版安装,速度慢了点,但非常顺利,下载最近读的云端书籍,也已经同步到最新阅读的章节。
还算满意的一个产品,希望能够耐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