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就开始忙古籍点校的审核,等到看的头昏眼花,便打开短视频放松一下,结果看到一个接一个的视频,是为山东文科生喊冤的。
昨天普通录取结果出来后,粗略看了一下,这文科的确不吃香了,比如现在某最熟悉的大学,除了垫底的不出所料是土木,他上面的几乎都是文科专业。
张大拿的功劳不小,而推波助澜并起到绝定性的则是各地的报考机构。
不过至于视频中说文科学生冤,张大拿可不背这个锅。
所谓的冤,是指的500分以下的文科生没学上。
说这话的,要么是骗子,要么是新混进来的。山东从实行赋分制和平行志愿以来,这个分数段,文科生什么时候日子好过过?
选文科,要么是为了拼高分,要么就是避开理科的辛苦,如果还不能拿到高分,只能怨自己。
分类: 杂谈杂忆
年轻人爱情的模样
早上为了避开五道口一代的拥堵,出门比以往早了一点。电梯在中间楼层停下,急匆匆进来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戴着眼镜,高高瘦瘦的。
电梯到了一楼,那女孩急匆匆出了电梯,急匆匆超过同行的人,直奔小区门而去。
小区门外,站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同样高高瘦瘦,一手握着一杯奶茶,一手扶着拉杆箱,满脸期待与幸福。
出了小区门,就听到身后传来那小伙带着拖音两个字“老婆~”
这应该就是是属于年轻人的爱情。
成书文字不敢马虎
最近手头工作暂时完结,便开始静下心来开始古籍文献点校的收尾工作。
今天把三篇工作量最小的文献完成。虽然之前已经自然够仔细的了,尤其《弈理析疑》还在公众号发表过,但还是发现了几个错误,主要是拼音输入导致的同音不同字。
还好发现,虽说总有遗憾,但如果将来真能付梓,别人看到那错误,讥笑也罢,反正也不知道我是谁。但自己看到了,估计要汗流浃背了 。
AI抢饭碗的现实案例
本次古籍点校最没用围棋技术含量,却最为繁琐的是《围棋与棋话》后半部分附录的文字录入。
开始录入的时候,想到媳妇老家的外甥女,中考成绩公布前在家躺平,想给她找点事干,就付费让她帮着点校扫描件。
第一张图片发过去,没想到很快就返回了文字,虽然错字不少,但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问了一下,她用的是手机屏幕文字识别。
也是受到启示,我才开始测试并使用百度的文字识别服务,从而大幅提升古籍点校进度。
这应该就是AI抢人饭碗的一个范例吧。
玉米地里实习
晚上跟媳妇视频时候,说起儿子今天实习是在玉米地里,手背被玉米叶子划了。
大夏天太阳当空,在玉米地里穿行的滋味,对我来说,是四十年前的记忆了。
我还算幸运,在能干劳力活的年纪转了户口。
不过,等儿子回来跟我聊起今年的实习经历,一定会跟去年实习在周口店无路的树林里穿行一样,更多的是幽默的乐观。
这可能是孩子与父母交流的差异吧。
进步颇大的Claude
今天在云服务器上,测试了一下SSR的安装,发现真是简单易用,除了因为通过snap安装,配置文件等有些差异,几乎算是一次性完成了。
随后测试了一下Claude,连接正常,并未出现区域拒绝情况。切换到最新免费的Claude3.5,使用在原先对话的背景资料,与其进行交流,发现他进步太大了。
虽然如此,根据其交流过程中的程式化看,其仍然脱不开模板的制约。同时根据前几天跟小香蕉似懂非懂的中文交流看,ChatGPT们即便在国外,也只是作为个人助理,而非系统集成应用。
AI要替代人,还早着呢,替代的只那些不会使用AI的人。
孩子们新的选择
早上媳妇开车送我赶火车返程,从家去东站的路上,虽然时间早,却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车。
我上了上火车后,因为是始发车,开始车厢里空荡荡的,一会功夫,一帮拉着行李箱的学生就把车厢充满了。
这应该是今天路上近似堵车的原因。
学生们是通过北京转机去美国的,马上上初三的学生,应该是为了高中留学做准备。
一个男老师喊着学生们,领打印的今年中考压轴题,响应者了了。一会一个女老师走过来,很兴奋地告诉那个男老师,她那车厢一个女学生在做题。
疫情结束,孩子们的选择又多起来了。
必然的错过
今天我回家给老人庆寿,明天儿子去山西实习,正好错过。
早上儿子吃罢早饭出门前,笑着说:再见面就是8月了。
慢慢的,他会体会到时间总是如此匆匆而过,而父母与孩子也就是这样,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一再错过。
古籍整理尾声有感
从周末开始,文献古籍点校工作进入收尾阶段。这部分没有棋谱,是中国古籍中与围棋相关的文摘,比如《棋经》等文献,以及韦曜的《博弈论》。
本想偷个懒,想从网上找现成的资料,比如百度百科之类相关词条,这样就只是校对一下就好。
谁知复制黏贴后,才发现虽然不知孰是孰非,但网上资料的错误也实在是过于明显,而且同样也存在你抄我抄,最后亲妈都找不到的通病。
古籍的电子化,真是一言难尽。
不过也有所得,那就是对刘禹锡才气的敬仰,真是如滔滔江水……
美食,脱单的动力
儿子马上就要到山西实习,本想请他出去吃一顿,他却没有这个念头,只是想吃鱼。
于是到市场买了一条最大的清江鱼,他调料加指挥,我只是负责翻炒,仿制了一锅青阳炒鱼。
鱼上桌后,儿子尝了一口,颇为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味道。然后对自己的厨艺有了足够的信心。
当我说他以后工作了,就可以自己做自己想吃的大餐了,儿子却叹口气,说:两个人还好,自己一个人做饭还是累,等做完了,累的胃口都没有那么好了。
我赶紧见缝插针加以劝导:那就赶紧找个女朋友,这样两个做饭没有那么累,吃起来还加倍开心。
小光棍这次难得没有抵触,报以赞同的表情。
不过,找个又能干,又能吃,吃了还不胖的媳妇,哪那么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