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教练德尚

今天数据公司也给出了世界杯决赛的胜率对比,阿根廷以53:47的百分比领先法国。

这个胜率很眼熟,整天观战AI犬对战,棋局胶着的时候,基本就是这个比值左右。要是以此参考世界杯归属,还不如昨天的赔率呢。

与围棋AI存在的算法稀释同理,数据公司的分析缺陷是参考以往球员的表现,而一旦有球员出现表现异常,整个数据分析虽不至于基作废了,但胜率也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而此时对场上球员的调整,就看主教练的功力了。这方面菜鸟斯卡洛尼是根本无法与德尚相比的。

本届世界,姆巴佩因为频频贡献表情包,而得到“神龟”的绰号,而德尚才是真正的忍者。

德尚一向能忍。教练初期陪着降级的尤文在乙级联赛咬着牙忍,当了国家队同样忍。上届世界杯防守型中锋打法,把如日中天的比利时球员恨得想干架;本局世界杯贵为卫冕冠军的法国队,小组赛能输就输,淘汰赛能守就守,管他对手是英格兰还是摩洛哥。吉鲁老得没法两个禁区来回跑,就换格列斯曼当革命一块砖。

想赢法国队,难。

话虽如此,但这胜率已经比意大利世界杯决赛差得远了。

知足了,不是涨他人志气,只算是降低期望值,减少观战压力罢了。

观世界杯次场半决赛,笑嘴硬“主播主帅”

世界杯第二场半决赛法国队淘汰大黑马摩洛哥后,夺冠赔率反超阿根廷。也就是说,本场比赛的表现,是法国队本届世界杯表现最好的一场。

赛前曾经看到一篇新闻,已经卸任西班牙主帅的恩里克,接受采访时候说看了半决赛的球队,没有看到比西班牙更好的球队。

不愧为“主播主帅”,真真是网红风采,张口就来。

四强中既然有淘汰自己的摩洛哥队,那就应有所收敛,却口口声声说没有比自己球队更好的球队,就是睁眼说瞎话了。

而终结摩洛哥黑马之旅的法国队,套用恩里克话,展现出很高的水平,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

如此推算,法国队水平要高出西班牙一大截,无论是球队水平还是教练水平。

恩里克球员时代比不上德尚,当教练,水平更不是不在档次上。

煮熟的鸭子,就剩下嘴硬了。

冲动的代价

今晨的世界杯半决赛,是淘汰赛看的最为轻松的一场。

我在比赛前瞻中提到,阿根廷取胜的关键是除了梅西还有谁能站出来,在常规时间进球。某国内巨V更是在发文中提出“60分钟决定胜负”。

不知是不是受到舆论的影响,开赛后克罗地亚一改淘汰巴西队时密集防守的战术,对阿根廷进行压迫性逼抢,场上一度占据明显优势。

但32分钟,当我看到阿尔瓦雷斯反越位突入禁区造点那一刻,心中泛起一丝薄凉:这就是冲动的代价。

克罗地亚小组赛出线就磕磕绊绊,这还要沾了比利时自乱阵脚的光。十六强战被日本队拖入点球决战,只是日本球员四罚三失才得以晋级。

四分之一决赛,加时赛被逼平后内马尔冲队友怒吼:就剩下五分钟了,为什么不好好防守!

巴西队自乱阵脚给了16号佩特科维奇破门救赎的机会,否则凭他替补上场后的表现,足以加一个内奸的嫌疑帽子。

所以半决赛开始后,我实在不明白:谁给了克罗地亚进攻的勇气?

克罗地亚已经不是四年前的克罗地亚,他能再次杀入四强,完全依靠的是团队防守,或者说是人数优势防守,本场半决赛阿根廷就给头脑发热的他们好好上了一课。且不说前面瞎猫碰死耗子的佩特科维奇,即便后防上被吹上天的“新星”20号格瓦迪奥尔,也被梅西验出了成色。

不知梅西在一晃再晃再三晃,将球助攻给阿尔瓦雷斯破门后,心中会笑道:后生仔,后生仔啊……

阿根廷与克罗地亚半决赛前瞻

明天凌晨世界杯半决赛开战,阿根廷对战克罗地亚。

上届世界杯阿根廷最为窘迫的一战,就是阿根廷小组赛第二场对克罗地亚。首战被冰岛逼平的阿根廷,本想击败克罗地亚重新掌控出线命运,谁知却惨遭凌虐,0:3惨败,从而导致小组赛最后一战出现“全世界救梅西”的盛况,继而出线后遭遇法国队。

虽然缺少了攻城拔寨的曼朱基齐,和串联的拉基蒂奇,克罗地亚攻击力今非昔比,但阿根廷想过克罗地亚这一关依然不容易。克罗地亚现在是一个瘦小个领着一群壮汉踢球,半场防守的时候,球场都显得紧巴了。

阿根廷如果无法攻击得手,那就会被拖入克罗地亚人擅长甚至被神话的加时赛,那时候巨大的心理优势,往往就决定了胜负。

如何攻城拔寨,就看除了梅西,还有谁能站出来了。

有担当的凯恩,无应变的主帅

今天看新闻,在英法大战中罚失点球的哈里凯恩,并不后悔主罚第二个点球,因为那是他的责任。

哈里凯恩是继布莱恩罗布森后,我最喜欢的英格兰球员,与那些动不动就要撸袖子的球员相比,他的气质完全不同。

但那个点球,凯恩真的不该主罚。毕竟他面对的法国门将,是与他在俱乐部共事十年的队友洛里。没有门将比洛里更熟悉凯恩,连续主罚点球,压力完全在凯恩一方,而凯恩在心理战中选择了调整射门角度,导致把点球罚飞。

作为队长与第一罚球手,凯恩无法拒绝罚那和点球。但有人可以阻止凯恩主罚,也是唯一可以站出来改变罚球人选的,那就是英格兰主帅索斯盖特。

作为主帅,作为曾经在点球大战中罚失点球的球员,索斯盖特应该知道凯恩压力有多大。但他没有勇气改变,也没有能力改变。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索斯盖特展现他临场应变能力差的短板。如果英格兰要再进一步,必须换帅。

C罗,不合时宜的悲哀

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葡萄牙队0:1“爆冷”被非洲黑马摩洛哥队挡在四强之外。

比赛结束后,下半场替补出场的C罗痛苦不已,比赛结束后直接离场。

看到那场景,我脑海中出现的居然是李广列传中,李广最后的话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C罗国家队命运亦可称“数奇”,他年少成名,杀入世界杯四强,却错过了以菲戈始,德科止的葡萄牙黄金一代。待他挑起葡萄牙国家队重担,四战世界杯却再难更进一步。

六年前,葡萄牙爆冷击败东道主法国夺得欧洲杯,算是历史上最高荣誉。而那场比赛,C罗却早早因伤下场,只能在场下大声指挥队友。

也许从那时起,“原来,离开C罗葡萄牙队也可以啊”,无论是队友、教练、媒体,还是观众心中开始都油然而生。

随着时间推移,这成了绝大多数人眼中的现实。

但倔强如C罗,心中应该不会有此念头,或者说不愿承认。

所以37岁的C罗还要在自己足球生涯为自己梦想,再次踏上世界杯的征程,并拒绝再次作替补,当看客。

而这一切,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惊心动魄的阿根廷荷兰之战

世界杯阿根廷与荷兰的四分之一决赛,从荷兰队扳回一球后,就是站着看完的。看的可谓是提心吊胆,不止是手心是汗,而且肘部发凉。

虽说一直宣传梅西比赛看一场少一场,但也不差这三十分钟啊……

买票要钱,看球要命啊!

本来劳塔罗上场之前,似乎一切都在阿根廷掌控之中。说实话,虽然之前对劳塔罗评价颇低,但根据场上形势,感觉那时换人,他是最佳人选。

而荷兰队扳平,跟劳塔罗关系不大,只能说这倒霉孩子运气不好罢了。

荷兰队一番疾风暴雨般的长传冲吊,把阿根廷打的狼狈不堪,并在补时最后一刻扳平比分,把一只脚迈进半决赛的阿根廷拽了回来。

赛后梅西罕见发飙,批完把比赛吹的七零八乱的裁判,又讽刺荷兰主帅范加尔,放弃自己的足球哲学,只会派大个子上场高举高打。

还有比敌人厌恶的,更好的战术吗?

本以为加时赛荷兰队会乘胜追击,继续使用高中锋在禁区内狠“砸”阿根廷,没想到局势又恢复到比赛上半场开局那样的风平浪静。

这就如昨天所评莱万命运一样,长传中吊单纯一两个高点是不够的,需要禁区内进攻球员的配合,这种早成防守空虚的搏命式打法,不到迫不得已,球队是不愿意尝试的。

而阿根廷同样在加时赛最后阶段,换下后防主力利马,换上迪马利亚,同样使用传中一搏,只不过碍于球员身高,改换为禁区肋部而已。

显然阿根廷也不想进入点球,想把控住自己的命运。

好在足球上帝站在阿根廷一边。

传控战术被抛弃,兼谈莱万国家队命运

今天看新闻有关名帅卡佩罗对传控战术的评论。

他认为随着西班牙在世界杯上被淘汰,意味着所谓传控战术终于到了被抛弃的时候了。传控战术是需要巅峰期的梅西和伊涅斯塔这样的巨星来实施的。而现在的传控,控制了皮球,却缺少速度,这就没什么用。

看来,鄙人的观点终于有名帅给背书了。

卡佩罗还提到,西班牙的“伪中锋”战术是一种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长期战术而言,中锋作用是战术的关键。

不免为莱万,国家队的莱万感到惋惜。

如上届世界杯我评论那样,传控战术一度流行,除了跟风“胜利者”潮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传控战术更为保险,一旦进攻丢球,可以凭借传控打法的区域人数优势,进行防守。

当时这个评论,是针对当年波兰队主帅的受访言论中,提到想执行传控战术有感。

波兰队中拥有当时一流中锋莱万,却想放弃中锋战术,改踢所谓的传控,无非是因为中锋战术更为冒险:进攻中如果围绕中锋莱万进行战术组合,不是简单长传冲吊那么简单,至少需要有禁区内接应队友吧。而一旦进攻受阻,防守就显得捉襟见肘。

这是波兰这样的二流球队不愿意承担的风险。

时兮运兮,世有千里马,无以至千里,命矣。

两场八分之一决赛,两种悲催

西班牙与摩洛哥赛前,主教练恩里克透露,自己曾让球员练1000个点球。

这显然应该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就算一个点球一分钟,一千个点球也要15个小时。这还是一个球员的,再说上哪给他们准备这么多球门去。

只不过玩笑不是随便开的,跟上届世界杯一样,西班牙倒在点球决战前,再次被挡在八强之外,而且还是一个点球没进,被淘汰真没有什么借口。

由本场比赛看,西班牙小组赛最后一场对日本队真没有防水,且不说自己一度站在被淘汰的边缘没有防水资本,而同样七成以上的控球率,同样换不回一场胜利。

赛中就有记者评论,西班牙是为了传球而传球。这就有些冤枉西班牙了,他们也想进球,但找不到进球的人,找不到进球的机会啊。

即便是点球,也一个未进啊!

悲催如萨拉维亚,最后时刻上场,估计是为了罚点球的,却首先错失了杀死比赛的进球,继而点球击中立柱。士气己消彼涨,为失利埋下祸根。

比上场未建功更悲催的,是自己没有上场,而替换自己上场的年轻人帽子戏法光耀全场。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到了挥挥手告别的时候了。

日韩不一样的止步十六强

看完世界杯日本与克罗地亚的点球决战就躺下休息了。

本来没有定下一场巴西队与韩国队的闹钟,因为无论战术还是球员状态,淘汰赛的强队与小组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却不知什么原因,在四点半多自己醒了,迷迷瞪瞪到了客厅,打开投影,看到屏幕右上角比分,似乎是巴西0:1落后,顿时一个激灵,看到巴西球员还在那倒脚,心里刚想着急,细看才发现巴西队得分是4而不是0。

回看才知道,这巴西队是上半场还剩10分钟就打卡下班了。如果不是怕韩国球员重拾当年墨西哥伐树的家学,估计这场比赛的得分要超过西班牙血洗哥斯达黎加。

毕竟淘汰赛赢球就行,没必要计较。

日本队虽然虎头蛇尾,但与克罗地亚拼足120分钟,逼迫其来不及算计点球人选,早早把体力耗尽的核心莫德里奇换下,也算是虽败犹荣。

日本队在没有中田英寿、本田圭佑这样一锤定音的明星球员后,依靠的是球队整体打法,三军用命,可以说是遇强不弱。

而韩国队与四年前一样,或者仍是一直顽固依赖球员的身体对抗,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狂妄,也许是在亚洲欺负某些球队欺负惯了,遇到硬茬就傻眼了。

虽然同是小组出线,日韩之间高低立现,且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