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有始无终的例证

这几天公众号的AI观古谱,是有关《弈理析疑》的。
之前也提到《弈理析疑》受到质疑的一个原因,是棋谱中收录了著者臧念宣与范西屏对子局。清代就质疑此局是托伪之局,同时质疑的还有书中另一局,程仲容胜黄龙士的一局。
程仲容我还是熟悉的,几年前我补充录入寄青霞馆棋谱的时候,首先录入的就是眉山墅隐,里面有程仲容的三十局棋谱。
想使用AI对程仲容的棋局进行一下分析,却一时找不到早先整理的棋谱,找了几块备份移动硬盘,终于在原先网站管理的备份找到了。
在棋谱的目录下,我还意外发现了一个Python程序,是将sgf棋谱文件导入数据库的。我一时想不起我编写过这个程序,因为最早是通过PHP程序转换成JSON文件的。
打开py文件一看,那粗陋的编写风格的确是我写的。但内容使用了正则,还算简洁堪用。
查看了一下文件,是17年写的,那时候刚开始学习Python,但还没有决定从PHP转向Python,同时,那是最心烦意乱的时期,应该也没有心境学习,所以就放下了。
狗熊掰板子的事情,我干的太多了。

偏心

中午炖了一锅羊肉苔菜,吃的不少,到了晚上也就懒得做饭。
后来想起阳台上还有儿子他阿姨送的一个西瓜。现在人懒得都不想切西瓜了,我们决定将西瓜一切两半,儿子吃小的一半,我们两个吃大的那一半。
把西瓜给玩游戏的儿子端过去,想起这样的切法,这样的说辞太熟悉了。
从我记事起,儿子他奶奶在外人面前没少这么说:家里吃鸡蛋是一刀切开,小的吃一半,但两个姐姐吃的那一半大,蛋黄都在那边呢。
以此来自诩公平,对孩子,他们是一碗水端平的。
一年一年地说,一次一次地说,即便是已经记不清大多数的事情,这件事还是能挂在嘴边。
以至于我都相信了。
直到他们相继离开,我才知道,家里不是所有的事,都跟我说的。
原来父母总有偏心,偏心的出乎我,这个其实一直都享受着偏心的人的意外。
没有告诉我,应该是怕我不肯接受,怕我愧疚,其实他们同样愧疚。
在一起的日子,多么幸福啊。

徒留记忆的阴历纪念日子

曾经写过,记日子还是用阳历记好,但有一个日子,应该也是唯一的日子,是用阴历记的。
用阴历记是因为临近过年,沾了春节的光,也算是过年的预热。
在近三十年里,那是家里最为热闹的一天,无论在淄川,在济南,还是在外地,都是家里人聚集最多的一天。
即便两年没过了,但依然还能记着这个日子,虽然已经没有意义,只是徒留回忆。

盲目乐观的重复,惨败复制

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对日本队的比赛,0:2输球意料之中,但从场上情况看,比这个要糟糕多了。
当看到郑铮出现在左后卫的位置,感觉要完,但没有想到郑铮的表现堪称灾难,与他相比的只有首场比赛的张稀哲。
这也怨不了郑铮,以助攻与回追扬名立万的他,随着年龄增长,已经转踢中后卫。而本场比赛,出现在右后卫位置上的,同样是久疏右路战阵是张琳芃。

这四中卫战术,世上少有。
如果说对日本队的比赛,还没从首场惨败澳大利亚队恐惧中走出来的李铁,是被吓破了胆。那对日本队的第二场比赛,首次执掌帅位的李霄鹏,则是重复了李铁首场比赛的盲目乐观。
不知己不知彼,依然毫无胜算。

载入电视发展史册的《武松》

前几天在简书浏览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影视剧中,先出场的鲁智深没有后出场的武松形象更深入人心。我在评论中,加了一句:因为先有的电视剧武松。
山东台拍摄的电视剧《武松》,如网络评论,无疑会被载入中国电视发展史,它虽不是第一部改编自古典文学作品的电视剧,但在此类作品中,它第一次引起了轰动。
整部《武松》共八集,但前期拍摄的只有醉打蒋门神、身陷都监府与血溅鸳鸯楼三集,电视剧播出后可谓是万人空巷。后来播放其余五集的时候,正赶上春节,热度甚至超过了春晚。
正是因为电视剧武松的热播,才有了后续《鲁智深》、《晁盖》等水浒人物剧集,鲍国安也是因为《宋江》而初为人知。水浒系列奠定了山东电视台国内老大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电视剧武松的成功,除了原著及人物的群众基础,还有就是紧紧把握住《少林寺》带来的武术热潮,前期播出的三集就是凭借武戏先声夺人。于承惠、邱方俭等武术界专业人士的加入,文武结合,让本就制作精良电视剧更上一个档次。
电视剧包揽飞天金鹰双奖,主演祝延平也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
多年后,看到祝延平在《神探狄仁杰》中的表演,只能感慨,电视剧成就演员。

昔日苏台德,今日乌克兰

早上起来看新闻,俄罗斯指责乌克兰意欲挑起边境冲突。脑子里浮现出一幅漫画:一只大灰狼,冲着一只瑟瑟发抖的兔子大喝“你威胁我!”,兔子身后是被几只戴着墨镜,叼着烟卷,衣冠楚楚的狼簇拥的老虎。
乌克兰局势持续升温,已经到了撤离外交人员的地步。俄罗斯、美国、欧盟谈判斡旋无果,谈判桌上却没有当事人一方乌克兰的影子。
这像极了八十多年前苏台德区危机,而新闻中也出现了那个时代特色的“绥靖主义”字眼。那场危机,最终以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而结束。但张伯伦在机场挥舞的一纸协议,并未给英国,乃至欧洲大陆带来“一代人的和平”,反倒是拉开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只是现在观来,这些粉墨登场的政客群丑,还不如当年的枭雄庸臣。

简单方法管理球队薪资

今天看新闻,山东泰山的徐新基本确定自由身转会上港。
徐新跟泰山签订的1+4的合同,自由身转会本无可非议。之所以转会闹得沸沸扬扬,一是传闻上港的孙祥,利用国家队集训帮忙的机会挖墙脚;二是传闻上港为挖徐新,给出数倍的年薪。
撇开人品、职业道德不谈,目前中国足协规定球员年薪封顶,这本就是顶薪的徐新,如何才能拿到数倍于前的年薪?
我很早之前就评论过,中国足球解决欠薪、阴阳合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俱乐部把钱打到足协或者足球联盟的账号上,统一发放。
如果钱不到位,发不出钱,那好,按照足协的规定,俱乐部取消资格。
如果钱到位了,正常发放,税也缴了。如果还有别的途径发放,一查税就能查出来。如果查不出来,但是钱到球员名下账户也罢,现金发放也罢。
那就不归足协管了,归国家管了。

《弈理析疑》的时代幸运

臧念宣的《弈理析疑》能够在清代出版,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最近几个月,因为古今中日之争,飞扬论坛里面乌烟瘴气。某人洋洋洒洒大夸日本幕府时代体制如何健全,中国清代如何黑暗落后,并断言是现代围棋体制给了范施等人棋圣的地位。
在日本江户时代,道策去世后,曾经有人出版一本自认为掌握道策流精髓的棋书,结果遭到本因坊家与幕府的打压,书被毁版,人也险遭牢狱之灾。
同是“以下犯上,不自量力”,清代至少比日本江户时代宽容。
也比现代强。

因人废文的《弈理析疑》

前几天从孔网买了一本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围棋文献集成》,书收到后大失所望。
之前也购买过本系列的书,当时看重的是那一本里面的寄青霞馆及续编。本次购买的是第十一册,看重的则是收录的《弈理析疑》。
前几天在飞扬网帮一位网友,也是国内有名的围棋古籍大牛,自不量力帮做了几张AI的局势分析图。那几局棋谱就是出自《弈理析疑》。
购书之前在网上查阅资料,介绍臧念宣著《弈理析疑》分两部分,前面是布局、棋势点评,侧重棋理;后半部分是当时名手的二十棋局点评,侧重实战。
但书到后发现,书中只收录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被删掉了。
看了一下点校说明,跟我预想的一样:是对原作者的怀疑。
之前通过杂志、网络,也看过《弈理析疑》的相关文章,对书的原著臧念宣,多有质疑,负面评价为主,有的文章甚至上升到人品高度。原因一是清代重刻过程中,发现“有的评语取自国手程兰如,却未注明,不免有窃名掠美之嫌”。更重要的的是,质疑原作者臧念宣不过是一个二手,也就是被国手让二子水平,居然有与棋圣范西屏对子并取胜的对局收录。
人若被一旦评论上升到诚信人品,基本就算是社死了,古今中外概同。
但古人评论归评论,出口恶气也就罢了,但还是收录了存疑的棋谱,也算是彰其恶行。
但现在整理古籍,仅仅根据前人评价,任意雌黄斧凿,岂是学者编人所为!
中国古籍文化凋零,由此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