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机器升级场景

昨天外甥升级他买的mini机,今天内存硬盘到货。开始觉得这升级是小case,不值得把机器搬到办公室,就骑单车到他家。
路上还琢磨:时间这么早,升级完了离吃饭点还早呢。
硬件升级倒是简单顺利,没想到接上网线开机之后,机器网卡灯不亮。
于是熟悉的情景再现:搬显示器,换网线,坐在地板上敲键盘,改配置。
最后终于解决,莫名其妙的错误,没有升级网卡,它看人家内存硬盘升级,自己也跟着变换了配置文件。
收拾完机器,也到了吃饭点,又是熟悉的场景。

名字印上出版物

今天点校古籍的时候,微信上薛老师来信确定我的姓名,告知前段时间帮忙整理的陈祖德先生对局集要出版了。
活过大半辈子了,还真没想到过,自己的名字会印在出版物上。虽然只是以打酱油的身份。
最初整理陈祖德棋谱,是差不多两年前的事情,封闭在家干事总比不干强,春节期间又忙了阵,干着干着这事情也就成了。
也许很多事情,只要干还是能成的。

点校随想:徐星友的地位

周末两天在家,时间宽裕,古籍点校进程出乎意料的快。重头戏第四卷点校完成后,第五卷文字录入也完成了。
与寄青霞馆系列打乱顺序不同,本次整理的古籍共24卷,是按照棋手汇总分卷。前两卷是眉山四杰对弈荟萃,第三卷为周懒予个人专辑,第四卷则是重中之重的黄龙士对局集。
昨天晚上熬了一会夜,把黄龙士对子部分76局完成了。进程顺利,主要是此前公众号整理过黄龙士全集,准备工作最为充分。
完成第四卷后,按照棋手的出生年月顺序,预计第五卷是徐星友的棋谱专辑。但意外的是,83局棋谱中,徐星友的棋谱只占了一半多一点,后面则是其后辈棋手的零散对局。
至于徐程十局,应该放在后面程兰如的对局集中。也许徐星友在作者心目中,是低于四大家中的程兰如、梁魏今的。

芒果很黄,又吃倒一家

晚上媳妇发来图片,说在跟朋友去融创茂吃芒果很黄的时候,发现店铺关门易主了。
又被我们吃倒了一家。
按照我总结的关门规律,这店关门是有前兆的。
这个店就在老板恋上鱼隔壁,生意却一直冷冷清清。清明节假期回家当晚,先照例到老板恋上鱼吃了一顿,然后溜达到芒果很黄吃他家最有名的芒果冰。结果端上来那一大盆,满满的都快溢出来了。
因为少了一个主力,我们四个最后没吃完就仓皇而逃了。路上还讨论:这店怕是没顾客,把库存全给我们上了。
现在看,那时已经是彻底清库存了。

弈墨不入法眼

昨天整理古籍到第三卷,本卷的主角换作周懒予,称得上是周懒予的专辑。
棋谱主要来自《兼山堂弈谱》与《周懒予围棋谱》,后者的棋评中,不少是引用的《弈墨》。
对照之前整理的《弈墨》资料,发现虽然相比《弈悟》与《不古编》流水账般的棋评,《弈墨》的棋评已经称得上精炼,而本古籍的棋评抄录又进一步进行了简化。
这应该不是作者偷懒,否则《弈悟》的注水棋评更可以删减,这说明《弈墨》在清代的版本有多个。
另外一个大疑问就是,这个古籍中的棋谱大多数也被收录到寄青霞馆系列,而偏偏《弈墨》的棋谱一局也没有收录。
之前我认为这是寄青霞馆的编撰者看不上《弈墨》,看来猜测是对的。

酷暑提前

昨天坐公交回家,本想选择一个转车少的线路,谁知道同样解放桥北站,不同公交车次居然距离有一站路之远。
走在强烈阳光下,感觉周围一切都白茫茫的,路上人影都看不清了。
去年也是这个时间两地来回,温度可没有这么高啊,整整提前了半个月。
想想去年那恐怖的温度,今年可怎么办啊。

小丑的心态

昨晚中国队0:1输给韩国队后,可以说绝望的不止是场上的球员。
在我们传统印象中,东南亚足球是赌球假球的重灾区,何况,新加坡客场对阵近邻泰国,胜负与己无关。当打开网络转播看到新加坡19号笨拙的进攻后,我还以为他们赌球赌的是最后几分钟进球。
能力可能不够,但态度端正就好。看着新加坡门将和右后卫的表现,泰国人心里想说的,应该是《赤子威龙》里大反派说的:挣这点钱,玩什么命啊?!
终场哨响,才发现国家队中,小丑是我们,小丑只是我们。

大名单之意外

跟上一场一样,中国队在赛前中午才公布了23人大名单,除了上一场的谢维军与鲍亚雄,高天意落选。
我虽然最看不上的就是他,但他直接落选大名单,还是颇为意外。
现在已经越来越看重首发,是因为首发不止直观反映球员状态,更是球队的训练战术的体现。
这高天意从连续首发,甚至可以说是这大半年的核心,到直接被踢出了大名单。只能是两种情况:受伤,背锅。

端午节,高考结束日

这几天精神放松,日子也就过得糊涂,直到下午经提醒吃艾叶鸡蛋,才意识到今天是周一,正宗的端午假日。
端午假日结束了,高考也结束了。
小子从考场甩着肚子跑出来的样子,依然清晰,但感觉这三年怎么那么漫长。
高考结束到出分,考生们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但那以后,命运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古籍点校,难关已过

本次回家的一大工作,是想突击完成部分古籍文献的点校,因为原先购买的相关古籍书籍都在家里书架上。
开始整理了发现,原先那些书其实作用不大,主要是现在整理的大部头是手工毛笔抄写,清晰度非原先的刻本所能比拟。既然不存在字迹难以辨别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参考原先的刻本点校资料,谁对谁错还不一定呢。
晚上整理完24卷本的前两卷,最为艰巨的任务已经完成。这2卷中有《眉山墅隐》的全部60局,半数以上的《兼山堂弈谱》棋局,大部分的《不古编》流水账,后续工作难度与强度要小多了 。
第三卷,黄龙士要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