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录入、点校了30多万字的围棋古籍后,曾经感慨自己一心多用的能力削弱了,已经没法在电脑上,一边浏览网页或者处理文档,一边不耽误了解画中画的视频内容了。
昨晚看央视春晚,才明白不是自己一心二用的能力削弱了。因为即便以电视中的节目视频为主,也是看着看着就没有兴致了,更不用说电视中的节目能吸引注意力了。
越来越拉胯的,不止是春晚。没有兴趣,也是自然。
如此看来,那一心不二用这还算是好事。
作者: 512song
老一辈的宿命
十二年,树苗已经成林,遮掩青山。今年很多事情已成定数,难以改变。如果可以,就保佑你们的孙子,能够顺顺利利地吃苦奋进。这也其实挺难的,但中国老辈的宿命就是如此。
一家人的美食幸福继续
今天拗不过他姥爷,全家进城拿快递,结果自然扑了个空。
但也不能白跑,全家进城本就是为了一个吃字。到了墨乡一粟楼下看那里冷冷清清,本以为又是一个空,没想到人家虽然主食少了几个,却也是春节不休。
昨天吃老板恋上鱼,看着儿子那灿烂的笑容,他老妈也就理解为什么我们爷俩在京城吃吃喝喝了。
不过我们吃的时候,想到家里那位吃食堂,晚上加班凑活着吃,心里也是愧疚得很。
现在一起吃,幸福啊。
期待deepseek R1
放假之前只是简单测试了一下deepseek v3,并讨论了一下以他为引擎,结合内嵌模型,构建我们自己的RAG。
放假后看到新闻,deepseek推出了R1引发轰动。由于回来后机器被小子霸占,只是在手机上零星看了一些介绍。
今天早上趁着小子还在睡觉,在电脑上了解了一下情况。Ollama第一时间就推出了相关模型,这样本地部署更为便捷。
我属于看热闹的,看不懂那些高深的数据和图表,但有种感觉,这个deepseek R1所谓的蒸馏,有点类似于AlphaGo zero后的katago,在zero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人为知识干预,从而大幅提高了深度学习效率,并避开了诸如征子之类的bug。
不免还是有些期待。
由LG闹剧谈媒体人素质
本次LG杯闹剧中,除了当事人卞相壹,遭受攻击最多的是俞斌。
跟我一样因中日擂台赛开始喜欢围棋的一代,想来应该不会对俞斌恶语相向的。
当时我看直播过程中,主播杨楷文就曾解释道,中方的意见需要通过翻译给韩方,这个过程中包括情绪等肯定有偏差。
从直播中看,俞斌那句“没有办法”显然是跟柯洁说的,而且针对的是裁判的无理干涉,无奈地安抚。
我对俞斌的唯一不满,是他在第二局后接受央视采访的讲话中,反复强调韩国改变规则中方知晓,并事先对棋手进行了教育。
这就显然是一种冠冕堂皇地甩锅。
今天看新闻,有韩国记者采访比赛裁判的视频,以及卞相壹的文字。无论是视频还是文字,韩国记者的提问并没有任何倾向性和引导性,堪称专业。
所以联想到央视体育记者以往不靠谱的采访历史,我怀疑俞斌那只有回答而没有提问的采访,是被下套了。
看来张大拿对国内大学媒体专业的轻视,是有道理的。
柯洁之怒,棋士之怒
今天,柯洁在LG杯决赛第三局因裁判侵扰棋局选择退赛后,孔杰在相关微博下发表评论,并@了柯洁的微博账户。
原先因诸多原因,我并未怎么关注柯洁的微博账户,这也是第一次注意到柯洁的账户名是棋士柯洁。
前天在公众号发文,有网友回复说:卞相壹这个变相一还举手要求裁判判别人输,连脸都丢尽了,彻底丧失了棋士风不配当棋士。
我当时就回复道:他知道士字怎么写吗?
现在以围棋为职业者,能称得上棋手的已属上品,又有多少只是个下棋的而已。
而今天柯洁是配得上棋士二字的。
如古文《唐雎见秦王》所言,士可以不是圣人,不是完人,但必定有信念,有骨气,敢做敢为。
柯洁今天的行为,是以围棋之本性,不屈于外部侵扰围棋之势力,可谓如以士之怒对抗天子之怒。
壮哉!
别糟践围棋规则了
今天第一次在抖音看直播,没想到看了一出闹剧。
网络上多是对韩国围棋规则的斥骂声,同样被骂的还有中国围棋协会那句:规则就是规则。
就别糟践围棋规则了。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现在的对围棋规则的讨论,其实基本都是混淆了围棋规则和围棋竞技规则。
以本局为例,柯洁提掉无气的黑子,是围棋规则;提子后没有放到棋盒中被罚二目,则是竞技规则。
围棋竞技规则是为了分出胜负,而不应是决定胜负,更不应成为棋手取胜的捷径,甚至是手段。
可以说,现在之围棋,是失之围棋。
而很多棋手,最多就是个下棋的。
美食,买得起,做得起
今天中午处理昨天剩下的鸡跟肉馅。
爷俩配合默契,饭菜上桌后儿子感慨:自己会做饭真好,自己会做自己喜欢的饭真好。
我补充了一句:能做的起自己想吃的饭,就更好了。
这话可能有些扫兴,儿子不说话了。
但这的确是历经两辈人得出的结论。
贫穷的确限制想象力,能做更多自己喜欢的美食,要靠他自己的努力了。
解锁新技能:馄饨
解锁新技能馄饨。
为了这馄饨专门炖了只鸡,有了鸡汤,儿子调汤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
原先都是媳妇做饭等我们,现在也算是报答了。
当然,这鸡也是鸡尽其用,中午做的卤鸡腿,味道好极了。
这鸡腿够大,30年前,看大外甥的老太太嘴边念叨的:5块钱的鸡腿吃不了,3块钱的不够。
这应该是5块钱的那种。
再看《漫长的告别》
在伟东打扫完卫生,又把书架简单清扫了一下。
书架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区的书分为两种:开封的,没有开封的。开封的则只有一种,儿子看过的。
在闲书区把《漫长的告别》拿下来,看看这次洛杉矶大火,烧了书中哪个区域。
相比《漫长的告别》,我更喜欢后续的《重播》,不止因为《重播》给了马洛的爱情一个好的结局,还因为《漫长的告白》是挥洒激情,《重播》则是注入了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