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云服务器下配置免费ssl证书(Let’s Encrypt)

Oracle云的web服务器使用的是nginx,在打开相应端口后,就可以访问网页。如果使用HTTPS,还需要安装配置ssl证书,目前免费的证书是Let’s Encrypt,三个月需要更新一次。

ubuntu下的Let’s Encrypt证书申请是通过certbot维护,现在已经非常简单,不再像原先那么繁琐。

安装certbot

#  sudo apt install certbot

初次安装证书

# certbot certonly

第一次申请的时候,会要求输入邮箱,这是为了到期邮件提醒。然后选择证书种类。

How would you like to authenticate with the ACME C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Spin up a temporary webserver (standalone)

2: Place files in webroot directory (webroo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elect the appropriate number [1-2] then [enter] (press ‘c’ to cancel):

因为是安装在服务器中,所以选择2

Please enter in your domain name(s) (comma and/or space separated) (Enter ‘c’

to cancel):

然后让输入域名。

Input the webroot for img.aaaa.net: (Enter ‘c’ to cancel):

输入域名所属网站所在的目录,如/var/www/html/img,其中域名必须已经配置完成而且目录已经建立,在此基础上,免费证书就申请成功了。

证书下载在 /etc/letsencrypt/live/相应域名目录下。

更新证书

Let’s Encrypt 签发的 SSL 证书有效期只有 90 天,证书到期前会受到邮件通知,可以通过certbot更新,更新前需要停止nginx运行。

# certbot renew

Oracle云服务器下filezilla密钥解决办法

原先ftp客户端使用的是Winscp,体积小功能齐全,界面也要比filezilla看着舒服多了。

后来使用GPU云服务器运行katago,发现Winscp的密钥只支持putty生成的密钥,究其原因是Winscp使用的是putty作为SSH登录工具,这样就无法使用windows系统ssh生成的密钥。

无奈只好启用winscp,转回界面实在难看的filezilla。

下午配置Oracle云服务器,上传文件的时候,遇到了点麻烦。其云服务器创建时如果选择密钥登录,同阿里云等一样,只认Windows系统ssh生成的密钥。国内云我一般解决这个问题,是创建后,在ssh的认证文件后面添加putyy的密钥,这样两种格式的密钥就都可以使用了。

但这一招在Oracle云上失效了。filezilla默密钥也是.ppk格式,但无法登录。使用ssh登录系统查看一下,发现认证文件内容与国内两云不同,所以老方法无效。

折腾许久,索性在选择密钥文件时,文件格式选择所有,然后选择Windows生成的密钥文件。

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子午谷奇谋与全面战争

昨天把办公室的电脑组装起来,安装好操作系统后,终于结束了无电脑可用的日子。

打开新浪查看文史栏目的时候,看到衣赐履的博客更新到了诸葛亮北伐,要大大慢于其公众号的进度。看来博客要慢慢被公众号所超越了。

关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来有诸多观点,主流观点是因为“诸葛一生唯谨慎”,而作者提出的观点倒是我第一次看到:就是诸葛亮不希望打一场“全面战争”。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如果诸葛亮采用魏延的计谋,即便能够拿下长安,势必招致曹魏倾全国之力的反攻,那就不再是祁山路线的局部战争,而是蜀魏之间的全面战争。如果败,有恐曹症的刘皇叔辛辛苦苦打下的汉中,估计也危矣。那时候就不是吴蜀联合抗魏,而是魏吴瓜分蜀汉了。

结合此前易中天关于蜀汉政权是军政府的观点,在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全面战争显然是蜀国无力承担的。而作为“野战之王”的诸葛亮,对通过出祁山掠地,寻机歼敌更有信心,同时也与东吴形成夹攻之势,减轻蜀汉压力。

而经过街亭一战损兵折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魏延,都应该看清了两国的势力对比,所以子午谷奇谋此后也再未提起。

随笔

Oracle Cloud实例Ubuntu防火墙设置

Oracle Cloud实例开通,并在公共子网中添加安全列表,开通的80等端口后,安装Nginx服务器,依然无法访问,因为操作系统ubuntu的防火墙还未设置,默认情况下,同样是只有ssh端口开放的。

与国内的阿里云还有腾讯云,使用ufw管理系统防火墙不同,Oracle Cloud的Ubuntu操作系统使用的是iptables管理。

相比较ufw,iptables就繁琐多了,开放所有端口

sudo su

# iptables -P INPUT ACCEPT

# iptables -P FORWARD ACCEPT

# iptables -P OUTPUT ACCEPT

# iptables -F

这样再访问云服务器,此前安装的Nginx就可以访问了。

后来索性直接强制删除,以后直接通过ufw管理:

# rm -rf /etc/iptables

# reboot

四前锋,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昨晚对日本队的世界杯预选赛,首发中不出意外换下了张稀哲与吴兴涵,同样的还有就是依然保留了两名归化球员。
意外的是开场张琳芃就受伤下场。从他受伤前那个狼狈的拉人都拉不住的防守,被换下未必是坏事。
在下半场一球落后,但场面还不像上一场那么惨淡后,李铁终于换上了阿兰与洛国富,做出放手一搏的架势,同时也是为了打破外界关于上层限制归化球员人数的猜测
看似四前锋同时在场,但两人换下的是中场球员,谁防守?
野牛能拼能抢,阿兰身体素质好,速度快,就只能劳累两位了。
至于武磊,体力消耗大,防守能力差,还是继续打前锋吧。
怎么看,怎么感觉像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渐渐习惯中

忙了一天,到了7点本来不想吃饭,结果接到儿子求助微信后,顿时心里慌了神,干活都没有心思和力气了。
到楼下找了一家刀削面馆吃了碗面,才感觉好多了。
虽然只是一个学生情况表的填写,最后也在他们老妈提供军检情况表图片后,基本解决了问题。但由此看来,我已经习惯了大包大揽,而儿子也还没有完全适应独立应对一切。
又忙了两个小时,离开的时候,想起电话里儿子说,他要跑步去了。
这是最欣慰的一件事了,只是希望别是应付我们而已。

同样心大的爷俩

晚饭后许久,也没有接到儿子的消息,还是打电话过去,询问一下入学第一天的情况。
电话里儿子听起来很开心,说话晚饭米饭有肉有土豆,才10块钱。因为谨记我临行不浪费粮食教导,全吃光了,撑得不轻。
听到这就放心多了。
也难怪儿子吃的多,因为中午到北京后已经12点。出了车站,在大厅找到学校接新生的牌子。我看只有三个人,以为怎么也要等一阵子才出发。
结果,我去了趟卫生间的功夫,回来儿子连同两个大行李箱已经不见了。爷俩的道别仪式也就告吹。
我也坐上地铁离开。见到他小姑姑一说情况,她说孩子心大,也不说等等他老爸。
其实大家半斤八两,我也没有想到追出去找儿子,同样自顾自走了。
彼此彼此。

隔代传的手表偏好

因为学校核酸检测政策变化,儿子进京的日程改变。推迟两天,时间顿时宽裕了不少。
越宽裕越容易拖延,昨晚上才把儿子的行李打包装箱,准备个人必备物品。基本准备完毕后,儿子自己又把手表时间调准。
手表是很多年前的精工石英表了,因为长时间不用,指针已经停了。在带了几天后,表能量充足,可以正常使用了。
早上起床后,儿子拎着手表在那里摇晃,唯恐能量不足。看那架势不由想到他爷爷。
乐乐爷爷也是爱表之人。昨天前去的玉函山上,长陪他的,是他喜爱的手表和剃须刀。
从家中回忆不断的上海牌手表,到改革初期从深圳带回来的电子手表,都是他老人家心爱之物。
而他最喜欢的,是从厦门购买的双狮石英表。手表刚买来的那段时间,如果不是正常上班,走路步程少了点,比如周日在家,他就会把手表拿在手里,晃来晃去。
太多隔代传了。

莫名自信的首发

昨晚今晨犹豫再三,还是熬夜看了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对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估计剩下比赛也没有机会看了。
当看到中国队首发阵容张稀哲搭档吴曦的时候,就有种不祥预感。显然李铁太乐观,或者说太理想化。他计划应该是二人一攻一防,一个为前锋喂球,一个为之补位。
但面对澳大利亚这样的非亚洲球队,身体对抗中能够扛住他们就不错了,一攻一防的组合被澳大利亚球员裹挟,不用说一加一大于二,连吴曦都几乎隐形。
由此看来,后面比赛不看也罢。

关心暖情

昨天晚上,儿子他登登哥哥要转钱给他上学吃饭用。开始我们坚决不收,于是开始了近一个小时的语音。
他哥哥从到济南上学开始,就看着他老弟成长,也知道他老弟爱吃好吃,唯恐他老弟吃不好,所以坚决让把钱收下。说的感觉我们就是后爹后妈一样。
盛情难却收下红包后,他哥哥从“穷家富路”开始,讲到大学生活注意事项,再到大学主动谈女朋友问题,最后连将来工作的事情也开始交代了。
猛一听,还以为他哥哥喝酒喝多了。其实就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希望他那“优秀”的老弟,不要再吃他吃过的任何苦。
别的苦不好说,估计吃上,儿子肯定亏待不了自己。
前几天聚餐时,儿子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同校的同学关心他,说:上大学后吃饭注意一下,别一年下来老摁着一个菜吃。
儿子笑着点点头。
这个菜估计是初中时,山大食堂的掉渣饼。
吃饭不讲究绝不将就,这是他大学期间,我们唯一放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