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集中购买的《围棋天地》杂志看完了。杂志比较早了,所以里面陈祖源在谈论规则的时候,引用的例子还是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
陈祖源认为运动员抢跑就被罚下太苛刻,可以比赛继续,等成绩出来后将抢跑者的成绩加上一定秒数就是了。
从这个例子,倒是可以看出陈先生对规则,或者是竞技规则制定的一贯风格:那就以所谓严谨的逻辑,辅以合理的善意,对既有规则进行完善,但说到底就是补丁摞补丁。
但陈先生却忽视了竞技比赛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冰冷的逻辑和数字。抢跑可以通过加秒数来避免罚下的残酷,看似公平,但加多少秒?何况一旦抢跑,对那些守规矩而言的运动员极不公平,因为抢跑与未抢跑运动员在比赛进程中,心理的波动肯定要影响比赛状态,这又如何用时间来衡量?
同时随着第一个抢跑而跟跑的运动员要不要罚?
就像一直纠葛不清的中国围棋规则中的贴目,对棋手尤其是执黑棋棋手,影响的不止是那多出的一目,还有心理。毕竟人跟AI不同,不会像AI那样为弥补开局就落后的胜率,积极主动而不计风险。
同时,规则也是为了保证比赛正常开始、进行、结束,而不应该去影响结果。陈先生的思路倒是与应昌期先生相仿,比赛结果后面还要备注上:加罚几点。
百米起跑规则其实也曾经多次修改,曾经有过规定:第一次不罚下任何运动员,但第二次起跑谁抢跑罚下谁,而不管是第几次抢跑。于是就有鸡贼的运动员直接第一次就故意抢跑,给其他运动员施加压力。
竞技比赛,有规则就钻规则空子的运动员。所以规则宜简不宜繁。
田径如此,围棋亦是如此。
其实我觉得最好的规则例子,也在东京奥运会,那就是跳高比赛。简单明了,最后同规则同成绩的两名运动员,自行决定金牌归属。
这才是最好的规则。